出自唐代蘇拯《凡草誡》:
野草凡不凡,亦應(yīng)生和出。
鋤夫耘藥欄,根不留其一。
良田本蕪穢,著地成棄物。
人生行不修,何門可容膝。
不唯不爾容,得無凡草嫉。
賢愚偃仰間,鑒之宜日日。
注釋參考
良田
良田 (liángtián) 肥沃的田地 good farmland;fertile farmland 千里良田蕪穢
蕪穢 (wúhuì) 田畝久不加耕耘,致使雜草蔓生。即“荒廢” overgrown with weeds;be unattended 荒涼蕪穢棄物
(1).被丟棄之物;廢物?!独献印罚骸笆且允ト顺I凭热?,故無棄人;常善救物,故無棄物?!?唐 杜甫 《舟出江陵南浦奉寄鄭少尹審》詩:“百年同棄物,萬國盡窮途。” 清 李漁 《閑情偶寄·器玩·茶具》:“凡製茗壺,其嘴務(wù)直,購者亦然。一曲便可憂,再曲則稱棄物矣?!?/p>
(2).比喻沒用之人。 清 昭槤 《嘯亭續(xù)錄·劉文清語》:“ 乾隆 末, 和相 當權(quán),最尚奢華……其衣冠敝陋、悃幅無華者,人皆視為棄物?!?/p>
蘇拯名句,凡草誡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