徽詰神光勿得心,忽然解悟方擔荷
出自宋代釋印肅《數(shù)珠歌》:
如是數(shù)珠祗一顆,離珠摩尼光不破。
佛說剎說眾生說,三世一切說這個。
未了人,休將過,成佛人希念佛多。
卻將妄念數(shù)和麻,念來年久卻成魔。
假慈悲,當什么,順時吉,逆時禍。
行住坐臥似風牽,誑謗佛法如行貨。
木槵子,麻穿過,假名一百單八個。
和酒和肉耀心光,誰覺死來連汝墮。
心念肉,口波波,業(yè)識如是怎奈何。
靈府未清徒念佛,身心將土自彌陀。
旃檀成,來惠我,拈起連天笑一和。
自家不比這般人,黃葉止啼元是我。
聰明人,猶較可,二乘聞說心如火。
幾百劫中用數(shù)珠,今日教人都訣破。
善男子,不恁麼,法無斷滅言無過。
一人道假百千虛,何不學西來達磨。
不立文字無唱和,寂滅光中神護佐。
九年面壁沒人知,直指人心少林坐。
雪齊腰,割臂墮,猶自惺惺不放過。
徽詰神光勿得心,忽然解悟方擔荷。
報參玄,休懡?,決擇身心是什么。
虛空何物可相當,體得一如閑打坐。
十方諸佛念珠同,法界圓明無兩個。
注釋參考
神光
(1).神異的靈光?!冻o·王逸<九思·哀歲>》:“神光兮熲熲,鬼火兮熒熒。”原注:“神光,山川之精能為光者也。”《漢書·郊祀志下》:“ 西河 筑 世宗廟 ,神光興於殿旁,有鳥如白鶴,前赤后青?!?宋 蘇軾 《谷庵銘》:“谷庵之中空無物,非獨無應亦無答,洞然神光照毫髮?!?明 唐順之 《冬至南郊》詩:“神光人共見,天語帝親聞。” 劉大白 《愛》詩:“如其你愿長住在我底愛里,我用我滿心的愛底神光,籠罩著你?!?/p>
(2).精神;神采?!端貑枴け静≌摗罚骸吧窦仁兀窆獠痪??!?三國 魏 曹植 《洛神賦》:“徙倚傍徨,神光離合,乍陰乍陽?!?清 李斗 《揚州畫舫錄·新城北錄下》:“﹝ 張國相 ﹞年八十餘,猶演《宗澤繳印》,神光不衰。”
(3). 漢 代宮名?!段倪x·揚雄<羽獵賦>》:“啾啾蹌蹌,入西園切 神光 。” 李善 注引 張晏 曰:“ 神光 ,宮名也?!?/p>
得心
猶遂心。 漢 焦贛 《易林·隨之萃》:“得心懽忻,和悅相樂?!?/p>
忽然
忽然 (hūrán) 突然地,動作、行為的發(fā)生或情況的變化來得迅速又出乎意料地 suddenly 忽然撫尺一下?!队莩跣轮尽で锫曉娮孕颉?天氣忽然冷了起來解悟
解悟 (jiěwù) 由不了解到了解 dispel doubts擔荷
(1).肩挑背負?!豆茏印ば】铩罚骸敖穹蛏塘t萃而州處,觀兇饑,審國變,察其四時,而監(jiān)其鄉(xiāng)之貨,以知其市之賈,負任擔荷,服牛輅馬,以周四方?!?/p>
(2).引申為擔負的重物。 漢 嚴忌 《哀時命》:“負擔荷以丈尺兮,欲伸腰而不可得?!?/p>
(3).承當。 康有為 《大同書》戊部第一章:“女子為天生之人,即當同擔荷天下之事者也。”
(4).承受的壓力或擔負的責任。 明 李贄 《復周柳塘書》:“若特地出來,要扶綱常,立人極,繼往古,開群蒙,有如許擔荷,則一言之失,乃四海之所觀聽,一行之謬,乃后生小子之所效尤,豈易放過乎?” 郭沫若 《今昔集·致木刻工作者》:“木刻工作者的擔荷和責任是多么地加重了呀!”
釋印肅名句,數(shù)珠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