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吳潛《秋夜雨》:
腰棚傀儡曾懸索。
粗瞞憑一層幕。
施呈精妙處,解幻出、蛟龍頭角。
誰知鮑老從旁笑,更郭郎、搖手消薄。
歧路難準托。
田稻熟、只宜村落。
注釋參考
鮑老
[Baolao-role's name] 古代戲劇中的角色,多戴面具,用其滑稽表演逗人取樂
詳細解釋古代戲劇腳色名。 宋 無名氏 《張協(xié)狀元》戲文第五三出:“好似傀儡棚前,一個鮑老?!?錢南揚 校注:“鮑老,古劇腳色名?!逗笊皆娫挕份d 楊大年 《傀儡詩》云:‘鮑老當筵笑郭郎,笑他舞袖太郎當。若教鮑老當筵舞,轉(zhuǎn)更郎當舞袖長。’郭郎也是腳色名,蓋即引戲,見《樂府雜録》‘傀儡’條?!段淞峙f事》卷二‘舞隊、大小全棚傀儡’有‘《大小斫刀鮑老》、《交袞鮑老》。鮑老似乎與傀儡戲關(guān)係特別密切,故上句云云。’”《水滸傳》第三三回:“鑼聲響處,眾人喝采。 宋江 看時,卻是一伙舞鮑老的?!?清 黃遵憲 《番客篇》:“藍衫調(diào)鮑老,玉瞳輝 文康 ?!?徐嘉瑞 《金元戲曲方言考補遺》:“鮑老,滑稽腳色。曲牌有《鮑老催》、《耍鮑老》。農(nóng)村演《大頭和尚戲柳翠》,大頭和尚臃腫郎當即鮑老也…… 昆明 之語謂臃腫郎當之人曰鮑老?!眳㈤?王國維 《古劇腳色考·鮑老》。
郭郎
(1).本指戲劇行當中的丑角。 唐 段安節(jié) 《樂府雜錄·傀儡子》:“后樂家翻為戲,其引歌舞有 郭郎 者,髮正禿,善優(yōu)笑,閭里呼為 郭郎 ,凡戲場必在俳兒之首也。”
(2).指木偶。 宋 劉克莊 《無題》詩之一:“郭郎線斷事都休,卸了衣冠返沐猴。” 明 徐渭 《翠鄉(xiāng)夢》第二出:“避炎途趁太陽早涼,設(shè)計較如海洋斗量。再簛舂白粱米糠,莫笑他郭郎袖長?!?/p>
搖手
[shake one's hand ] 把手左右搖動,表示阻止或否定
詳細解釋(1).猶動彈。《漢書·外戚傳下·孝成許皇后》:“若 竟寧 前與 黃龍 前,豈相放哉?家吏不曉,今壹受詔如此,且使妾搖手不得?!?/p>
(2).揮手示別。 南朝 梁簡文帝 《春江曲》:“誰知堤上人,拭淚空搖手?!?/p>
(3).把手左右搖動,表示阻止、否定?!睹魇贰ぶ旒w傳》:“自 紈 死,罷巡視大臣不設(shè),中外搖手不敢言海禁事?!薄秲号⑿蹅鳌返谄呋兀骸爸灰娔抢掀艃哼B連搖手,説:‘受他什么作踐倒沒有價?!?/p>
(4).機械上用手轉(zhuǎn)動的把手。
吳潛名句,秋夜雨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