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歐陽詹《早秋登慈恩寺塔》:
寶塔過千仞,登臨盡四維。
毫端分馬頰,墨點辨蛾眉。
地迥風彌緊,天長日久遲。
因高欲有賦,遠意慘生悲。
注釋參考
寶塔
寶塔 (bǎotǎ) 佛教徒所建用以藏佛舍利的塔。因裝飾有佛教七寶,故稱寶塔?,F(xiàn)泛指一種類似多層塔樓的遠東建筑,常具有華麗的裝飾,典型地在分層處挑出翹曲的屋檐,屋角有向上的翹角 pagoda千仞
形容極高或極深。古以八尺為仞。《莊子·秋水》:“千里之遠不足以舉其大,千仞之高不足以極其深?!?漢 桓寬 《鹽鐵論·刑德》:“千仞之高,人不輕凌?!?晉 司馬彪 《贈山濤》詩:“上凌青云霓,下臨千仞谷。” 清 方文 《陳臥子子龍》詩:“惠心燭千仞,雄風扇八區(qū)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