君不見中山毛穎生,纂錄百氏編群經(jīng)
出自宋代鐘孝國《謹(jǐn)次功成短項翁佳篇之韻》:
君不見中山毛穎生,纂錄百氏編群經(jīng)。
又不見革華祖都尉,殿上承恩舉足耳。
二物名譽(yù)由韓公,無乃袞褒俱中理。
君家酒罍依圖書,短項獨喜觴吾儒。
我加翁名乃率爾,諸公過聽歡有馀。
翁名稱意仰來前,再拜不愿封酒泉。
傾懷解賈吟筆勇,注想只愁客杯乾。
主人冥心通與窮,從渠自引琉璃鐘。
醉中琢句千古廢,醒后逢人四???。
林間日日吹春風(fēng),孛窣愿卜重相逢。
長江小艇新雨后,一杯相屬會稽翁。
注釋參考
不見
不見 (bùjiàn) 不曾相見 do not see;do not meet 老哥倆可有日子不見了 見不著;丟失 be lost;be missing 一輛新自行車轉(zhuǎn)身就不見了山毛
山中可供食用之物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究竟慈悲論》:“秋禽夏卵,比之如浮云;山毛海錯,事同於腐鼠。” 元 戴表元 《晚秋游中溪》詩:“水味野栽茭白瘦,山毛人摘芋紅多?!?/p>
穎生
毛筆的別稱。 明 胡應(yīng)麟 《少室山房筆叢·二酉綴遺中》:“余屏居丘壑,卻掃杜門,無鼎臣野處之賓,以遣餘日,輒命穎生,以類鈔合,循名入事,各完本書?!?/p>
百氏
猶言諸子百家?!稘h書·敘傳下》:“緯六經(jīng),綴道綱,總百氏,贊篇章?!?南朝 梁 江淹 《知己賦》:“採圖辨緯,游璣訪歷,潛志百氏,沉神六經(jīng)?!?唐 韓愈 《讀<儀禮>》:“百氏雜家,尚有可取,況圣人之制度邪!” 宋 曾鞏 《徐干<中論>目錄序》:“蓋 漢 承 周 衰及 秦 滅學(xué)之餘,百氏雜家與圣人之道并傳?!?清 胡鳳丹 《重刻<日損齋筆記>序》:“非貫穿經(jīng)史,沉浸百氏,莫能道其單詞?!?/p>
群經(jīng)
總言經(jīng)籍。常指儒家經(jīng)典?!赌鲜贰と辶謧鳌こ辆罚骸胺操t圣所講之書,必以《周官》立義;則《周官》一書,實為羣經(jīng)源本?!?清 黃遵憲 《<人境廬詩草>自序》:“其取材也,自羣經(jīng)三史,逮于 周 秦 諸子之書?!?
鐘孝國名句,謹(jǐn)次功成短項翁佳篇之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