胸次渾如許,行藏已兩忘
出自宋代度正《春挽友三舅知縣還山》:
衣冠推甲族,詩禮自深長。
雅意如諸謝,名章似晚唐。
亂流浮小艇,繞屋種修篁。
胸次渾如許,行藏已兩忘。
注釋參考
胸次
胸間。亦指胸懷?!肚f子·田子方》:“行小變而不失其大常也,喜怒哀樂不入於胸次。” 宋 黃庭堅 《題高君正適軒》詩:“豁然開胸次,風至獨披襟?!?元 關漢卿 《裴度還帶》頭折:“人説他胸次高傲,果然如此!” 鄭振鐸 《桂公塘》十四:“ 天祥 覺得胸次很光明,很舒暢,前之未有的放懷無慮?!?/p>
如許
如許 (rúxǔ) 多么,這么 so 花兒美如許 如此多,那樣多 so many/much 這狗官竟貪污了如許資財 行路如許難,誰能不華發(fā)。——宋· 范成大《盤龍驛》行藏
[one's expression and more ment]指出處或行止。常用以說明人物行止、蹤跡和底細等
數問其行藏。——《元史·楊奐傳》
詳細解釋(1).指出處或行止。語本《論語·述而》:“用之則行,舍之則藏?!?晉 潘岳 《西征賦》:“ 孔 隨時以行藏, 蘧 與國而舒卷。” 唐 岑參 《武威送劉單判官赴安西行營便呈高開府》詩:“功業(yè)須及時,立身有行藏?!?宋 蘇舜欽 《又答范資政書》:“此大君子之行藏屈伸,非罪戾人之所可為也?!?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撫兵》:“這 湖南 、 湖北 ,也還可戰(zhàn)可守,且觀成敗,再定行藏?!?/p>
(2).引申為攻守;出沒。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注·江水一》:“自今行師,庶不覆敗,皆圖兵勢行藏之權,自后深識者所不能了?!?/p>
(3).行跡;底細;來歷。 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》卷五:“那 紅娘 對 生 一一話行藏?!薄剁R花緣》第五五回:“ 洛紅蕖 見老尼之話不倫不類,惟恐被人識破行藏?!?秦牧 《鬣狗的風格》:“有一種動物,叫做鬣狗,不知道你見過沒有?注意過它的模樣、行藏和風格嗎?”
兩忘
(1).兩者一起忘記?!肚f子·大宗師》:“與其譽 堯 而非 桀 也,不如兩忘而化其道。” 唐 白居易 《分司洛中多暇數與諸客宴游醉后狂吟偶成十韻》:“性與時相遠,身將世兩忘?!?元 倪瓚 《聽袁員外彈琴》詩:“兩忘絃與手,流泉松吹聲?!?/p>
(2).特指物我、身世兩者一起忘記。《藝文類聚》卷五七引 南朝 梁武帝 《連珠》:“是以弘道歸於兼濟,至德由乎兩忘?!?唐 駱賓王 《在江南贈宋五之問》詩:“揆拙迷三雀,勞生昧兩忘?!?/p>
度正名句,春挽友三舅知縣還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