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知紫綬三公貴,不覺黃粱一夢游。
出自宋朝蘇軾《被命南遷途中寄定武同僚》
人事千頭及萬頭,得時(shí)何喜失時(shí)憂。
只知紫綬三公貴,不覺黃粱一夢游。
適見恩綸臨定武,忽遭分職赴英州。
南行若到江干側(cè),休宿潯陽舊酒樓。
注釋參考
紫綬
(1).紫色絲帶。古代高級官員用作印組,或作服飾?!稘h書·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相國、丞相,皆 秦 官,金印紫綬?!?唐 李白 《門有車馬客行》:“空談霸王略,紫綬不掛身?!?明 何景明 《送顧汝成》詩:“十年垂紫綬,萬里為蒼生?!?清 陸以湉 《冷廬雜識·潘太守詩》:“黃冠紫綬都如夢,紅樹青霜餞此行。”
(2).即紫薇。 唐 劉禹錫 《和令狐相公郡齋對紫薇花》:“明麗碧天霞,豐茸紫綬花?!?清 厲荃 《事物異名錄·花卉·紫薇》:“紫綬花,按謂紫薇也。”參見“ 紫微 ”。
三公
(1).古代中央三種最高官銜的合稱。 周 以太師、太傅、太保為三公?!稌ぶ芄佟罚骸傲⑻珟煛⑻?、太保,茲惟三公,論道經(jīng)邦,燮理陰陽?!币徽f以司馬、司徒、司空為三公。見《漢書·百官公卿表序》。
(2).古代中央三種最高官銜的合稱。 西漢 以丞相(大司徒)、太尉(大司馬)、御史大夫(大司空)為三公, 東漢 以太尉、司徒、司空為三公,見《通典·職官一》。
(3).古代中央三種最高官銜的合稱。 唐 宋 沿 東漢 之制,以太尉、司徒、司空為三公,但已非實(shí)職。
(4).古代中央三種最高官銜的合稱。 明 清 沿 周 制,以太師、太傅、太保為三公,惟只用作大臣的最高榮銜。見《明史·職官志一》、《清史稿·職官志一》。
(5).星名?!妒酚洝ぬ旃贂罚骸爸袑m天極星,其一明者,太一常居也;旁三星三公,或曰子屬?!?張守節(jié) 正義:“三公三星在北斗杓東,又三公三星在北斗魁西,并為太尉、司徒、司空之象。主變出陰陽,主佐機(jī)務(wù)?!薄稌x書·天文志上》:“杓南三星及魁第一星西三星皆曰三公,主宣德化,調(diào)七政,和陰陽之官也?!?/p>
不覺
不覺 (bùjué) be unable to find 沒有發(fā)覺,沒有感覺到 一路景物極佳,也就不覺路途遙遠(yuǎn) 想不到,無意之間 天天作詩著文,天長日久不覺已是著述頗豐 不禁,不由得 cannot help 他們兩雙眼好像無意中碰在一起時(shí),兩個(gè)都不覺紅了臉?!獡P(yáng)沫《青春之歌》黃粱一夢
見“ 黃粱夢 ”。
成語解釋黃粱:小米。比喻虛幻不能實(shí)現(xiàn)的夢想。黃粱一夢出處唐·沈既濟(jì)《枕中記》:“怪曰:‘豈其夢寐耶?’翁笑曰:‘人世之事亦猶是矣。’”使用例句應(yīng)舉不第,道經(jīng)邯鄲,得遇正陽子師父,點(diǎn)化黃粱一夢,遂成仙道?!镌し犊怠吨袢~舟》第一折蘇軾名句,被命南遷途中寄定武同僚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