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岳珂《虞忠肅萬里帖贊》:
方長鯨之干誅,駭百川這騰浪。
撼坤軸其欲裂,有雍公之忠壯。
策數(shù)船之奇勛,射天狼于北向。
既旄頭之夜殞,窘紛披而投仗。
嘆微管其左衽,曾垂褒于素王。
凜百年而若存,耿英氣于江上。
攬遺帖以在手。
并風云而獻壯。
斂胸中之倔奇,為筆下之豪放。
念舊交于漕挽,寓執(zhí)訊之還往。
慨寶傳之至今,猶足慰夫馳想。
予嘗考史牒之終始,論余功于翼亭。
觀其位上宰以秉成,猶未忘大議之獨唱。
謂取秦而下燕,可拊背而扼吭。
軒墀靡慕于金鉉,節(jié)斧乃頒于玉帳。
當王業(yè)溺于積安之久,而人心頓有振起之望。
迨時數(shù)之未偶,墜妖星于五丈。
故議者不見于異時之所就,而得以寘疑于當日之自將。
何心于一相。
既什襲以致其尊慕,又三嘆而繼之惆悵也。
注釋參考
軒墀
(1).殿堂前的臺階。 北周 庾信 《賀新樂表》:“臣等并預鈞天,同觀張樂,軒墀弘敞,欄檻眺聽?!?清 趙申喬 《武功春日謁后稷祠》詩:“詞客古今瞻廟貌,村農(nóng)伏臘走軒墀?!?清 葉廷琯 《吹網(wǎng)錄·三河縣遼碑》:“因集 宣圣廟 ,見軒墀促窄?!?/p>
(2).指廳堂。 唐 杜甫 《苦竹》詩:“軒墀曾不重,剪伐欲無辭?!?仇兆鰲 注:“軒墀乃富貴家廳事?!?清 許承欽 《古寺》詩:“或見虎倀驅(qū)部落,時聞梵妓舞軒墀。” 清 張元昇 《坐友人東軒對月》詩:“故人有好懷,招我坐軒墀。”
(3).借指朝廷?!缎绿茣べZ耽傳》:“臣幼切磋於師友,長趨侍於軒墀?!?宋 李綱 《乞罷尚書左仆射第三表》:“豈進退去就之敢輕,蓋規(guī)矩準繩之難合,軒墀將遠,涕淚交零!” 清 顧炎武 《菰中隨筆》:“為政之始,思厚儒風,軒墀近臣,思備顧問,如其不知人疾苦,何以膺朕眷求?”
金鉉
(1).舉鼎具。貫穿鼎上兩耳的橫桿。金屬制,用以提鼎?!兑住ざΑ罚骸岸S耳,金鉉,利貞?!?朱熹 本義:“金,堅剛之物;鉉,貫耳以舉鼎者。”
(2).比喻三公之類重臣。 南朝 梁 任昉 《丞相長沙宣武王碑》:“玉映 藍田 ,金鉉之望已集?!?唐 劉禹錫 《為淮南杜相公佑修讓同平章事表》:“至於銀青貴服,金鉉重名?!?宋 范仲淹 《酬李光化見寄》詩之一:“遠護玉關猶竭力,入陪金鉉敢周身?!?/p>
節(jié)斧
即節(jié)鉞。 唐 韓愈 《平淮西碑》:“賜汝節(jié)斧,通天御帶,衛(wèi)卒三百,凡茲廷臣,汝擇自從?!眳⒁姟?節(jié)鉞 ”。
玉帳
(1).玉飾之帳。 晉 王嘉 《拾遺記·周穆王》:“ 西王母 乘翠鳳之輦而來……共玉帳高會?!?唐 張說 《虛室賦》:“玉帳瓊宮,圖奢務豐;朱門金穴,恃滿矜隆?!?/p>
(2).主帥所居的帳幕,取如玉之堅的意思。 北齊 顏之推 《觀我生賦》:“守金城之湯池,轉(zhuǎn)絳宮之玉帳。” 唐 李商隱 《重有感》詩:“玉帳牙旗得上游,安危須共主君憂?!?明 焦竑 《焦氏筆乘續(xù)集·玉帳》:“玉帳乃兵家厭勝之方位,主將於其方置軍帳,則堅不可犯,如玉帳然。其法,出于《黃帝遁甲》,以月建前三位取之,如正月建寅,則巳為玉帳?!?清 查慎行 《擬玉泉山大閱》詩:“野曠金鉦轉(zhuǎn),沙平玉帳鋪?!?/p>
(3).借指主將。 宋 蘇舜欽 《哭師魯》詩:“堂中坐玉帳,堂下森蛇矛?!?/p>
(4).教席前的帷帳。借指師長。 清 劉獻廷 《賀吳玉樞長公素臣入太學》詩:“異聞趨玉帳,奇字發(fā)金庭?!?/p>
岳珂名句,虞忠肅萬里帖贊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