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方回《北珠怨》:
北方鬼有奇蚌,鬼產(chǎn)珠紅晶熒。
天鬼腹中物,萬仞翔冥冥。
此貪孰能致,俊鷹海東青。
鉤戟為爪喙,利刀以為翎。
采之肅慎氏,扶桑隔滄溟。
無厭耶律家,苛取不暫停。
中夏得此珠,艷飾生芳馨。
遼人貿(mào)此珠,易寶銜□軿。
東夷此為恨,恥罍嗟罄鬼。
渡兵鴨綠水,犁掃黃龍庭。
夾山一以滅,河朔無鎖扃。
幽燕及淮江,赤地戰(zhàn)血腥。
徒以一珠故,百億殃生靈。
兩國失宗社,萬乘棲囚囹。
旅獒戒異物,圣人存為經(jīng)。
徒以一珠故,天地生蟲螟。
此事有本原,獾郎柄熙寧。
力行商君法,詭勒燕然銘。
延致眾奸鬼,壞敗先乾廷。
焉得致渠魁,轘裂具五刑。
鐘山有遺瘞,漾這江中泠。
我作北珠怨,哀歌誰忍聽。
注釋參考
幽燕
古稱今 河北 北部及 遼寧 一帶。 唐 以前屬 幽州 , 戰(zhàn)國 時(shí)屬 燕國 ,故名。 南朝 宋 顏延之 《赭白馬賦》:“旦刷 幽 燕 ,晝秣 荊 越 ?!?唐 杜甫 《恨別》詩:“聞道 河陽 近乘勝,司徒急為破 幽 燕 。” 鄭觀應(yīng) 《盛世危言·治河》:“我朝定鼎 幽 燕 ,正 河 道敝壞之后,潰決頻仍。” mao{1~1}澤{1*1}東 《浪淘沙·北戴河》詞:“大雨落 幽 燕 ,白浪滔天?!?/p>
赤地
赤地 (chìdì) 光禿禿的土地;災(zāi)荒后的不毛之地 land made barren by severe drought or pests,etc. 晉國大旱,赤地三年。——《韓非子·十過》 誓把赤地變沃野血腥
血腥 (xuèxīng) 人或其他動(dòng)物被殺后的血肉,因其有腥臊味,故稱 reeking of blood方回名句,北珠怨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