詩魂混雁鶩,草圣驚魚龍
出自宋代白玉蟾《疎山舟中聯(lián)句》:
山影臥寒碧,波光搖虛空。
櫂凌千頃月,帆鼓一天風(fēng)。
列岸萬絲柳,遙岑數(shù)粒松。
詩魂混雁鶩,草圣驚魚龍。
夢斷江樓笛,吟余煙寺鐘。
電華飛我劍,虹暈掛吾弓。
清嘯騎汗漫,朗吟泛冥濛。
誰云澤國小,樂亦在其中。
注釋參考
詩魂
(1).詩人的精神。 南唐 李建勛 《春雪》詩:“閒聽不寐詩魂爽,浄喫無厭酒肺乾?!?/p>
(2).詩人的亡魂。 明 袁宏道 《卷中見亡友王官谷姓字感賦》:“ 柳浪湖 上深更月,料得詩魂近水行?!?陳毅 《由宣城泛湖東下》詩:“ 李 謝 詩魂今在否?湖光照破萬年愁?!?/p>
雁鶩
亦作“鴈鶩”。鵝和鴨?!稇?zhàn)國策·燕策二》:“賴得先王鴈鶩之餘食,不宜臞。臞者,憂公子之且為質(zhì)於 齊 也?!?南朝 梁 劉孝標(biāo) 《廣絕交論》:“分鴈鶩之稻粱,霑玉斝之餘瀝?!?明 何景明 《畫鶴賦》:“憶煙水而葺巢,甘鴈鶩以為伍。”
草圣
對在草書藝術(shù)上有卓越成就的人的美稱。如 漢 代 張芝 、 唐 代 張旭 等。 晉 衛(wèi)恒 《四體書勢》:“ 弘農(nóng) 張伯英 ……臨池學(xué)書,池水盡黑。下筆必為楷則,常曰‘怱怱不暇草書’,寸紙不見遺,至今世尤寶其書, 韋仲將 謂之草圣?!?張彥遠(yuǎn) 《法書要錄》卷一引 南朝 宋 羊欣 《采古來能書人名》:“ 弘農(nóng) 張芝 ,高尚不仕,善草書,精勁絶倫……人謂為草圣。” 唐 杜甫 《飲中八仙歌》之七:“ 張旭 三杯草圣傳,脫帽露頂王公前,揮毫落紙如云煙?!?清 趙翼 《稚存往寧國時(shí)曾約同游黃山遲余不到歸以負(fù)約相嘲和韻報(bào)之》:“始知草圣運(yùn)腕神,端仗劒娘斗眉嫵?!?/p>
魚龍
(1).魚和龍。泛指鱗介水族。《周禮·地官·大司徒》“鱗物” 漢 鄭玄 注:“魚龍之屬。” 北周 庾信 《哀江南賦》:“草木之遇陽春,魚龍之逢風(fēng)雨?!?唐 杜甫 《秋興》詩之四:“魚龍寂寞秋江冷,故國平居有所思?!?明 李贄 《環(huán)陽樓晚眺得碁字》詩:“水底魚龍醒,花間鳥鵲飢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黃河》詩:“白浪日崔嵬,魚龍亦壯哉。”
(2).指古代百戲雜耍中能變化為魚和龍的猞猁模型。亦為該項(xiàng)百戲雜耍名?!稘h書·西域傳贊》:“設(shè)酒池肉林以饗四夷之客,作《巴俞》都盧、海中《碭極》、漫衍魚龍、角抵之戲以觀視之?!?顏師古 注:“魚龍者,為舍利之獸,先戲於庭極,畢乃入殿前激水,化成比目魚,跳躍潄水,作霧障日,畢,化成黃龍八丈,出水敖戲於庭,炫燿日光?!?唐 楊炯 《奉和上元酺宴應(yīng)詔》:“百戲騁魚龍,千門壯宮殿?!?宋 蘇軾 《次韻答錢穆父作詩見及》:“魚龍絶伎來千里,斑白遺民數(shù)四朝?!?沉從文 《從文自傳·我讀一本小書同時(shí)又讀一本大書》:“我還得經(jīng)過一家扎冥器出租花轎的鋪?zhàn)?,有白面無常鬼、藍(lán)面閻羅王、魚龍、轎子、金童玉女。”
(3).古爬行動物名。外形像魚,生于海洋。四肢槳狀,適于游泳。眼大。嘴長,牙齒尖銳,肉食。卵胎生。于侏羅紀(jì)最繁盛。
白玉蟾名句,疎山舟中聯(lián)句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4Kwa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