儋耳吉音無雁使,峨眉爽氣屬狙公
出自宋代賀鑄《潘豳老出十?dāng)?shù)詩皆有懷蘇儋州者因賦二首之二》:
舊隱江城東復(fù)東,堂前楊柳付春風(fēng)。
猶傳白雪興中曲,俄失黃粱夢后翁。
儋耳吉音無雁使,峨眉爽氣屬狙公。
不應(yīng)更廣窮愁志,悟取平生坐底窮。
注釋參考
儋耳
(1).一種古代西南方少數(shù)民族的風(fēng)俗。雕鏤其頰,皮連耳廓,分為數(shù)支,下垂至肩,作為妝飾?!逗鬂h書·西南夷傳·哀牢》:“ 哀牢 人皆穿鼻儋耳,其渠帥自謂王者,耳皆下肩三寸,庶人則至肩而已?!?唐 張說 《宋公遺愛碑頌》:“雖有文身鑿齒,被髦儋耳,衣卉麵木,巢山館水,種落異俗而化齊,言語不通而心喻矣?!眳㈤啞逗鬂h書·明帝紀(jì)》 李賢 注。
(2).古代北方國名?!渡胶=?jīng)·大荒北經(jīng)》:“有 儋耳 之國, 任 姓, 禺號 子,食穀?!?/p>
(3).古代南方國名。又名 離耳 。 漢 元鼎 六年內(nèi)屬,稱 儋耳郡 。在今 海南島 儋縣 ?!妒酚洝へ浿沉袀鳌罚骸?九疑 蒼梧 以南至 儋耳 者,與 江 南大同俗,而 楊 越 多焉?!薄段倪x·左思<吳都賦>》:“ 儋耳 黑齒 之酋, 金鄰 象郡 之渠?!?劉逵 注:“ 儋耳 人鏤其耳匡。” 唐 沉佺期 《初達驩州》詩:“水行 儋耳 國,陸行 雕題 藪?!?宋 蘇軾 《桄榔庵銘》:“ 東坡居士 ,謫于 儋耳 。” 清 管掄 《蠻中作》詩:“從來圣世要荒外, 儋耳 龍場 自有人?!薄墩f文·耳部》“聸,垂耳也。從耳詹聲。南方有 聸耳國 ” 清 段玉裁 注:“古祇作‘耽’,一變?yōu)?聸耳 ,再變則為 儋耳 矣?!?/p>
雁使
送信的使者。 唐 喬知之 《從軍行》:“宛轉(zhuǎn)結(jié)蠶書,寂寥無雁使?!眳⒁姟?雁足書 ”。
峨眉
也寫作峨嵋、峩眉。山名。在 四川 峨眉縣 西南,因山勢逶迤,有山峰相對如蛾眉,故名。佛教稱為 光明山 ,道教稱為“虛靈洞天”、“靈陵太妙天”。其脈自 岷山 綿延而來,突起為 大峨 、 中峨 、 小峨 三峰。頂部為玄武巖覆蓋,有 峨眉 寶光、 舍身崖 、 洗象池 、 龍門洞 等勝匚與 浙江 普陀山 、 安徽 九華山 、 山西 五臺山 并稱為我國佛教四大名山。又 山東 、 河南 、 安徽 、 福建 、 廣西 等省亦有形如蛾眉,以“峨眉”為名的山。
爽氣
爽氣 (shuǎngqì) straightforward狙公
古代喜養(yǎng)猿猴者?!肚f子·齊物論》:“狙公賦芧?!?陸德明 釋文引 崔譔 曰:“養(yǎng)猨狙者也。”《列子·黃帝》:“ 宋 有狙公者,愛狙,養(yǎng)之成羣?!?張湛 注:“狙公,好養(yǎng)猿猴者,因謂之‘狙公’也。” 唐 杜甫 《乾元中寓同谷縣作歌》之一:“歲拾橡栗隨狙公,天寒日暮山谷里。” 明 唐寅 《桃花庵與祝允明黃云沉周同賦》詩之一:“燕婢泥銜紫,狙公果獻紅。” 梁啟超 《論剛毅籌款事》:“狙公飼狙,朝三暮四,其伎倆何以異是?!?/p>
賀鑄名句,潘豳老出十?dāng)?shù)詩皆有懷蘇儋州者因賦二首之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終極拉力賽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