糾郡正資賓畫重,洗冤須放筆頭春
出自宋代李昴英《用人韻達梅糾梁現(xiàn)》:
征鞍風軟踏香塵,又送斯人南海瀕。
糾郡正資賓畫重,洗冤須放筆頭春。
勉期圣處功夫到,肯學世間兒女顰。
五瘴由心今一洗,笑渠辟瘴嚼人頻。
注釋參考
賓畫
謂協(xié)助籌劃。 清 馮桂芬 《顧南林年丈七十壽序》:“ 桂芬 忝與賓畫,瞿然而興曰:‘君於是乎可謂知禮矣?!?/p>
洗冤
洗冤 (xǐyuān) 洗雪冤枉 right a wrong;to wipe out an injustice筆頭
(1).筆上用以書寫的部分。 唐 杜牧 《池州清溪》詩:“何物賴君千遍洗,筆頭塵土漸無痕?!?宋 楊萬里 《新路店道中》詩:“染得筆頭生五色,急將描取入詩筒。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(xiàn)狀》第七五回:“順手拿起一枝筆……拔去筆套一看,卻又是沒有筆頭的。”
(2).謂寫作。 唐 陸馀慶 子《嘲父》詩:“ 陸?zhàn)N慶 ,筆頭無力觜頭硬,一朝受辭訟,十日判不竟?!?宋 朱淑真 《讀史》詩:“筆頭去取萬千端,后世遭它恣意瞞?!?/p>
(3).指書面。 王西彥 《病人》:“我們在筆頭上和口頭上,不是總愛高呼文化下鄉(xiāng)嗎?”
李昴英名句,用人韻達梅糾梁現(xiàn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