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溫庭筠《題中南佛塔寺》:
鳴泉隔翠微,千里到柴扉。
地勝人無欲,林昏虎有威。
澗苔侵客屨,山雪入禪衣。
桂樹芳陰在,還期歲晏歸。
注釋參考
鳴泉
(1).淙淙鳴響的泉水。 唐 張鷟 《游仙窟》:“激石鳴泉,疏巖鑿磴?!?/p>
(2).使泉水淙淙鳴響。 唐 李嶠 《楚望賦》:“眇乎忽然,高山之顛。露團(tuán)團(tuán)而濕草,風(fēng)烈烈而鳴泉?!?/p>
(3).泉水名。 宋 蘇軾 《<鳴泉思>思君子也君子抱道且殆而時(shí)弗與民咸思之鳴泉故基堙圮殆盡眉山蘇軾搔首踟躕作<鳴泉思>以思之》詩(shī):“ 鳴泉 鳴泉 ,經(jīng)云而潺湲?!?/p>
翠微
翠微 (cuìwēi) 青翠的山色,也泛指青翠的山 a shady retreat on a green hill 九嶷山上白云飛,帝子乘風(fēng)下翠微?!猰ao{1~1}澤{1*1}東《答友人》千里
千里 (qiānlǐ) 指千里馬 the winged steed 先王之千里?!秴问洗呵铩げ旖瘛?h3>柴扉柴門。亦指貧寒的家園。 南朝 梁 范云 《贈(zèng)張徐州稷》詩(shī):“還聞稚子説,有客款柴扉。” 唐 李商隱 《訪隱者不遇成二絕》之二:“城郭休過識(shí)者稀,哀猿啼處有柴扉?!薄段饔斡洝返诹呋兀骸伴L(zhǎng)老欣然促馬,至莊門外下馬,只見那柴扉緊閉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和王太常西田雜興韻》:“亂后歸來桑柘稀,牽船補(bǔ)屋就柴扉?!?洪深 《申屠氏》第三本:“ 方蛟 叫門,柴扉半啟,走出一個(gè)莊客?!?/p>
溫庭筠名句,題中南佛塔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