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楊萬里《過秦淮》:
曉過新橋啟轎窗,要看春水弄春光。
東風作意驚詩眼,攪亂垂楊兩岸黃。
注釋參考
東風
東風 (dōngfēng) 從東方吹來的風 easterly 小樓昨夜又東風?!咸啤?李煜《虞美人》 春天的風 spring breeze 比喻革命的巨大力量或高漲的革命氣勢 driving force of revolution 東風吹向天地外,蕩盡人間群魔妖?!短彀查T詩八首》作意
(1).著意;加意。 唐 陸龜蒙 《幽居有白菊一叢因而成詠呈知己》詩:“月中若有閒田地,為勸 嫦娥 作意栽。” 宋 陳與義 《遙碧軒作呈使君少隱時欲赴召》詩:“君為邊城守,作意邀山入窗牖?!?/p>
(2).指故意、特意。 唐 杜甫 《江頭五詠花鴨》詩:“稻粱霑汝在,作意莫先鳴。”《古今小說·閑云庵阮三償冤債》:“昨日又承他送些小菜來看我,作意備些薄禮,來日到他府中作謝?!?清 王士禛 《寄陳伯璣金陵》詩:“東風作意吹楊柳,緑到 蕪城 第幾橋?”
(3).注意。 唐 蔣防 《玄都樓桃》詩:“紅軟滿枝須作意,莫交 方朔 施偷將。”《新唐書·李絳傳》:“帝每閲視,顧左右曰:‘而等宜作意,勿為如此事?!?/p>
(4).起意;決意。 唐 張籍 《寄昭應王中丞》詩:“春風 石甕寺 ,作意共君游?!?/p>
(5).著作的本意?!稘h書·藝文志》:“﹝《書》﹞凡百篇,而為之序,言其作意?!?郭沫若 《孔雀膽·后記》:“在寫作時當然也加上了一層作意,現代人所說的主題?!?/p>
詩眼
(1).詩人的賞鑒能力、觀察力。 宋 蘇軾 《次韻吳傳正<枯木歌>》:“君雖不作丹青手,詩眼亦自工識拔?!?金 元好問 《繼愚軒和黨承旨雪詩》之四:“ 愚軒 具詩眼,論文貴天然。” 明 袁宏道 《與伯修書》:“近來詩學大進,詩集大饒,詩腸大寬,詩眼大闊?!?/p>
(2).指一句詩或一首詩中最精煉傳神的一個字。亦指一篇詩的眼目,即體現全詩主旨的精采詩句?!吨熳诱Z類》卷二三:“只用他這一説,便瞎卻一部詩眼矣?!?清 施補華 《峴傭說詩》:“五律須講鍊字法, 荊公 所謂詩眼也?!?秦牧 《藝海拾貝·茅臺、花雕瓶子》:“那個‘詩眼’一點上去,就像畫龍點睛似的,通篇詩都突然光采煥發(fā)了?!?/p>
攪亂
攪亂 (jiǎoluàn) 擾亂 mess up;confuse;unsettle垂楊
(1).垂柳。古詩文中楊柳常通用。 南朝 齊 謝朓 《隋王鼓吹曲·入朝曲》:“飛甍夾馳道,垂楊蔭御溝?!?唐 萬齊融 《送陳七還廣陵》詩:“落花馥河道,垂楊拂水窗?!薄独蠚堄斡洝返诙兀骸暗搅?濟南府 ,進得城來,家家泉水,戶戶垂楊?!?魯迅 《送增田涉君歸國》詩:“卻折垂楊送歸客,心隨東棹憶華年?!?/p>
(2).詞牌名。雙調,一百字或九十八字。本詠垂楊,后為詞牌名。參閱《詞譜》卷二八。
兩岸
水流兩旁的陸地?!端螘㈢妭鳌罚骸?循 先留別帥 范崇民 以精兵高艦據 南陵 ,夾屯兩岸?!?唐 李白 《望天門山》詩:“兩岸青山相對出,孤帆一片日邊來?!?元 薩都剌 《江浦夜泊》詩:“棹歌未斷西風起,兩岸菰蒲雜雨聲。” 茅盾 《子夜》一:“現在沿這 蘇州河 兩岸的各色船只都浮得高高地,艙面比碼頭還高了約莫半尺。”
楊萬里名句,過秦淮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