剝啄誰氏子,清晨過寒院
出自宋代李彌遜《贈(zèng)浮光王教授》:
剝啄誰氏子,清晨過寒院。
瞭然雙瞳光,偶坐肆雄辨。
自言同川裔,世列金閨彥。
聲名重青錢,文字妙黃絹。
插架三萬軸,撐腸一千卷。
八十照明光,好語動(dòng)天眷。
遺芳落諸孫,往往嗜經(jīng)傳。
我獨(dú)基悲辛,敢負(fù)籯金彥。
藏{1|1}刀十九年,收霸在一戰(zhàn)。
猶紆從事衫,局促類秋燕。
翻思訪梅福,不待買陽羨。
鏗鏘七言贈(zèng),字字經(jīng)鍛煉。
愛這忍去手,喁噞日千轉(zhuǎn)。
黃鐘未雷鳴,羞比斧與甗。
璠玙入磨琢,會(huì)作清廟獻(xiàn)。
待價(jià)古或然,毀櫝圣所唁。
明良羅雋英,不命速邦傳。
胡為有遐心,勝起林壑戀。
青冥閶闔開,駃足謝毀援。
愿持北闕書,自效唐衢薦。
注釋參考
剝啄
亦作“剝琢”。1.象聲詞。敲門或下棋聲。 宋 蘇軾 《次韻趙令鑠惠酒》:“門前聽剝啄,烹魚得尺素?!?清 錢謙益 《觀棋絕句》之六:“疎簾清簟 楚 江秋,剝啄叢殘局未收。” 清 阮升基 《修宜興縣舊志》:“是日宿戚 袁氏 家,聞剝琢聲,出視無所見?!?/p>
(2).可重迭使用。 唐 韓愈 《剝啄行》:“剝剝啄啄,有客至門?!?/p>
亦作“剝琢”。1.叩擊,敲打。 唐 高適 《重陽》詩(shī):“豈有白衣來剝啄,亦從烏帽自欹斜?!?清 和邦額 《夜譚隨錄·汪越》:“向山西行七八里,果見叢樹中,有茅屋數(shù)椽,門懸韋箔,繞以笆籬。方將剝啄,而老人已扶笻出?!?/p>
(2).謂用喙刮啄。 郭沫若 《山中雜記·菩提樹下》:“雞雛啾啾地在她腳下爭(zhēng)食,互相擠擁,互相踐踏,互相剝啄著。”
誰氏
何人。《太平廣記》卷三○引 唐 薛用弱 《集異記補(bǔ)編·永清縣廟》:“見荒廟巋然,土偶羅列,無門榜牌記,莫知誰氏,訪之邑吏,但云 永清大王 而已。”
清晨
清晨 (qīngchén) 天亮的最初時(shí)辰 morning李彌遜名句,贈(zèng)浮光王教授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