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元代譚處端《滿路花》:
因師超苦海,舍俗探幽玄。
頓居歡喜地、認貧閑。
是非人我,豈論與愚賢。
步步清涼路,信任遨游,兀誰知恁恬然。
也無心、遠望神仙。
到了分隨緣。
堯年豐歲稔、謝皇天。
水云活計,只覓一文錢。
損損閑閑趣,寂寞無為,任他歲月綿綿。
注釋參考
苦海
苦海 (kǔhǎi) 佛教比喻苦難煩惱的世間,也比喻困苦的處境 abyss of misery;sea of bitterness 脫離苦海幽玄
(1).幽深玄妙?!吨軙の涞奂o(jì)上》:“至道弘深,混成無際,體色空有,理極幽玄?!?魯迅 《準(zhǔn)風(fēng)月談·夜頌》:“夜是造化所織的幽玄的天衣,普覆一切人,使他們溫暖、安心。”
(2).謂玄虛的釋道哲理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論仙》:“況乎神仙之遠理,道德之幽玄,仗其短淺之耳目,以斷微妙之有無,豈不悲哉?” 唐 駱賓王 《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》詩:“自言少小慕幽玄,只言容易得神仙?!薄对企牌呋`》卷八八:“實為聾瞽之徒,豈覺幽玄之理,步步就死,兀兀不知人間?!?/p>
(3).幽昧,昏暗。 唐 黃滔 《課虛責(zé)有賦》:“夫如是則洞啟幽玄,曾無險隘?!?/p>
(4).猶幽冥。陰間?!逗鬂h書·皇后紀(jì)下·靈思何皇后》:“逆臣迫兮命不延,逝將去汝兮適幽玄?!?/p>
譚處端名句,滿路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單行解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