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門列校俱剽銳,檄與河邊禿發(fā)知
出自宋代范成大《海云回,按驍騎于城北原,時有吐番出沒大渡》:
古道風(fēng)沙卷夕霏,小江煙浪皺春漪。
天于麥壟猶慳雪,人向梅梢大欠詩。
頓轡青驪飛脫兔,離弦白羽嘯寒鴟。
牙門列校俱剽銳,檄與河邊禿發(fā)知。
注釋參考
牙門
(1).古時駐軍,主帥或主將帳前樹牙旗以為軍門,稱“牙門”?!逗鬂h書·袁紹傳》:“ 麴義 追至 界橋 , 瓚 斂兵還戰(zhàn), 義 復(fù)破之,遂到 瓚 營,拔其牙門?!?李賢 注:“《真人水鏡經(jīng)》曰:‘凡軍始出,立牙竿必令完堅;若有折,將軍不利?!篱T旗竿,軍之精也?!薄秶Z·齊語》“執(zhí)枹鼓立於軍門” 三國 吳 韋昭 注:“軍門,立旍為軍門,若今牙門矣。” 清 王抃 《揚州次梅村師韻》:“牙門置酒宴公卿,錦纛雕鞍命北征?!?/p>
(2).指武將。《三國志·魏志·鍾會傳》:“斯須,門外倚梯登城,或燒城屋,蟻附亂進,矢下如雨,牙門、郡守各緣屋出,與其卒兵相得?!薄顿Y治通鑒·漢獻帝建安九年》:“ 孫權(quán) 聞亂,從 椒丘 還。至 丹陽 ,悉族誅 覽 、 員 餘黨,擢 高 , 嬰 為牙門,其餘賞賜有差。” 胡三省 注:“牙門,將也?!?/p>
(3).用作將軍名號?!顿Y治通鑒·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》:“拔牙門將軍 義陽 魏延 為鎮(zhèn)遠將軍,領(lǐng) 漢中 太守,以鎮(zhèn) 漢川 ?!?胡三省 注:“牙門、鎮(zhèn)遠,皆 劉備 創(chuàng)置將軍號?!?/p>
(4).官署。《北史·宋世良傳》:“每日牙門虛寂,無復(fù)訴訟者,謂之神門。”
(5).泛指辦事的機關(guān)。 魯迅 《書信集·致許壽裳》:“當(dāng)枯坐牙門中時,懷想彌苦?!?/p>
列校
東漢 時守衛(wèi)京師的屯衛(wèi)兵分作五營,稱北軍五校,每校首領(lǐng)稱校尉,統(tǒng)稱列校。 唐 五代 時地方軍隊亦設(shè)列校?!逗鬂h書·皇后紀下·桓帝鄧皇后》:“﹝ 桓帝 ﹞又封 統(tǒng) 弟 秉 為 淯陽侯 。宗族皆列校、郎將?!薄缎绿茣た党杏?xùn)傳》:“ 武寧 兵七百戍 桂州 ,六歲不得代,列校 許佶 、 趙可立 因眾怒殺都將?!薄杜f五代史·世襲傳一·韓遜》:“ 韓遜 ,本 靈州 之列校也?!?宋 秦觀 《進策·盜賊下》:“ 唐 自中葉以后,方鎮(zhèn)皆選列校,以掌牙兵?!?/p>
剽銳
強悍勇猛。《資治通鑒·唐高祖武德四年》:“今若急之,彼則併力死戰(zhàn), 楚 兵剽鋭,未易當(dāng)也?!?宋 范成大 《海云回按驍騎于城北原時有吐番出沒大渡河上》詩:“牙門列校俱剽鋭,檄與河邊 禿髮 知。” 清 魏源 《圣武記》卷十三:“蓋剽鋭不如節(jié)制,其成敗判然若此?!?/p>
河邊
河邊 (hébiān) 靠近河流的地方 riverbank 河畔,位于河岸上 riverside 河邊的村莊禿發(fā)
(1).頭發(fā)脫落。 宋 沉遼 《寄慶復(fù)允中》詩:“坐想故人應(yīng)見憶,如今禿髮不勝斑?!?/p>
(2).古族名。據(jù)說與 吐蕃 有某種淵源關(guān)系,故亦以稱 吐蕃 ?!杜f五代史·外國傳二·吐蕃》:“ 吐蕃 ,本 漢 西羌 之地,或云 南涼 禿髮利鹿孤 之后,其子孫以 禿髮 為國號,語訛為 吐蕃 。” 宋 范成大 《海云回按驍騎于城北原時有吐番出沒大渡河上》詩:“牙門列校俱剽鋭,檄與河邊 禿髮 知?!?/p>
范成大名句,海云回,按驍騎于城北原,時有吐番出沒大渡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