俊哉一躍透重淵,霹靂迫之去不還
出自宋代釋宗杲《頌古一百二十一首》:
俊哉一躍透重淵,霹靂迫之去不還。
卻笑龍門燒尾者,依前點(diǎn)額在波瀾。
注釋參考
重淵
(1).《莊子·列御寇》:“千金之珠,必在九重之淵?!焙笏煲浴爸販Y”指深淵。 漢 班固 《答賓戲》:“欲從堥敦而度高乎 泰山 ,懷氿濫而測深乎重淵?!?晉 陸機(jī) 《文賦》:“於是沉辭怫悅,若游魚銜鉤而出重淵之深。”
(2).引申為極深極低處。 宋 范仲淹 《南京書院題名記》:“﹝文學(xué)之器﹞或峻于層云,或深于重淵?!?明 徐弘祖 《徐霞客游記·滇游日記六》:“東俯 放光寺 ,如在重淵之下?!?/p>
霹靂
霹靂 (pīlì) 又急又響的雷,是云與地面之間發(fā)生的強(qiáng)烈雷電現(xiàn)象 thunderbolt;thunderclap 列缺霹靂,丘巒崩摧?!啤?李白《夢游天姥吟留別》釋宗杲名句,頌古一百二十一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