耆婆尋草盡,天女散花遲
出自宋代葛勝仲《臨江仙(尉姜補(bǔ)之托疾臥家作)》:
郊外黃垓端可厭,歸來移病香閨。
象床珍簟共委蛇。
耆婆尋草盡,天女散花遲。
小雨作寒秋意晚。
檐聲與夢相宜。
冷侵羅幌酒煙微。
試評書五朵,何似畫雙眉。
注釋參考
耆婆
梵語Jivaka的音譯。 印度 古代名醫(yī)。精藥理,后被尊為神?!斗g名義集·長者》:“《四分律》云: 耆婆 初詣 得叉尸羅 國 姓 阿提棃 、字 賓迦羅 而學(xué)醫(yī)道,經(jīng)于七年,其師即便以一籠器及掘草之具,令其於 得叉尸羅國 面一由旬求覓諸草,有不是藥者持來。 耆婆 如教,即於國內(nèi)面一由旬周竟求覓所見草木,盡皆分別,無有草木非是藥者。師言:‘汝今可去,醫(yī)道已成,我若死后,次即有汝?!薄端问贰に囄闹玖酚小蛾绕琶}經(jīng)》三卷、《耆婆六十四問》一卷、《耆婆要用方》一卷、《耆婆五藏論》一卷。
天女散花
《維摩經(jīng)·觀眾生品》:“時(shí) 維摩詰 室有一天女,見諸大人聞所説説法,便現(xiàn)其身,即以天華散諸菩薩、大弟子上,華至諸菩薩即皆墮落,至大弟子便著不墮。一切弟子神力去華,不能令去?!比A,同“ 花 ”。本以花是否著身驗(yàn)證諸菩薩、聲聞的向道之心,聲聞結(jié)習(xí)未盡,花即著身。后多以“天女散花”形容拋灑東西或大雪紛飛的樣子。 唐 宋之問 《設(shè)齋嘆佛文》:“龍王獻(xiàn)水,噴車馬之埃塵;天女散花,綴山林之草樹?!?宋 陸游 《夜大雪歌》:“初疑天女下散花,復(fù)恐 麻姑 行擲米。”
成語解釋原為佛教故事:天女散花以試菩薩和聲聞弟子的道行,花至菩薩身上即落去,至弟子身上便不落。后多形容拋灑東西或大雪紛飛的樣子。天女散花出處《維摩經(jīng)·觀眾生品》:“時(shí)維摩詰室有一天女,見諸大人聞所說說法,便現(xiàn)其身,即以天華散諸菩薩、大弟子上,華至諸菩薩即皆墮落,至大弟子便著不墮。一切弟子神力去華,不能令去?!笔褂美涮炫⒒ǎY山林之草樹。葛勝仲名句,臨江仙(尉姜補(bǔ)之托疾臥家作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9水序拼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