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循每被時流誚,奮發(fā)須由國士憐
出自唐代韋莊《絳州過夏留獻(xiàn)鄭尚書》:
朝朝沈醉引金船,不覺西風(fēng)滿樹蟬。
光景暗消銀燭下,夢魂長寄玉輪邊。
因循每被時流誚,奮發(fā)須由國士憐。
明月客腸何處斷,綠槐風(fēng)里獨揚鞭。
注釋參考
因循
因循 (yīnxún) 沿襲按老辦法做事 follow;continue in the same old rut 因循守舊 遲延拖拉 procrastinate 因循坐誤 輕率;隨便 indiscreet 茍或因循,何由體悟。——《五燈會元》時流
世俗之輩?!稌x書·阮裕傳》:“諸人相與追之, 裕 亦審時流必當(dāng)逐己,而疾去?!?前蜀 韋莊 《絳州過夏留獻(xiàn)鄭尚書》詩:“因循每被時流誚,奮發(fā)須由國士憐?!?況周頤 《蕙風(fēng)詞話》卷一:“凡暗轉(zhuǎn)、暗接、暗提、暗頓,必須有大氣真力,斡運其間,非時流小蕙之筆能勝任也。”
奮發(fā)
奮發(fā) (fènfā) 精神振作,情緒高昂 rouse oneself;act vigorously;exert oneself 奮發(fā)有為的青年國士
(1).一國中才能最優(yōu)秀的人物。《左傳·成公十六年》:“皆曰:國士在,且厚,不可當(dāng)也?!薄稇?zhàn)國策·趙策一》:“ 知伯 以國士遇臣,臣故國士報之?!?宋 黃庭堅 《書幽芳亭》:“士之才德蓋一國則曰國士。” 清 和邦額 《夜譚隨錄·維揚生》:“以 張良 、 韓信 之才,不識為國士?!?/p>
(2).一國中最勇敢、有力量的人。《墨子·公孟》:“國士戰(zhàn)且扶人,猶不可及也。今子非國士也,豈能成學(xué)又成射哉!”《荀子·子道》:“雖有國士之力,不能自舉其身,非無力也,勢不可也?!?王先謙 集解:“國士,一國勇力之士。”
(3). 太平天囯 改翰林為“囯士”。 太平天囯 洪仁玕 《英杰歸真》:“改翰林為囯士,謂其學(xué)識超乎一囯,以囯士待之,自克以囯士報也?!?/p>
韋莊名句,絳州過夏留獻(xiàn)鄭尚書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