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元代商衟《【南呂】一枝花》:
遠(yuǎn)寄。
。
粘花惹草心,招攬風(fēng)流事,都不似今日個(gè)這嬌姿。
伶變知音,雅有林泉志。
合歡連理枝,兩意相投,美滿夫妻相似。
。
。
甘不過輕狂子弟,難禁受極紂勤兒。
撞聲打怕無淹潤。
倚強(qiáng)壓弱,滴溜著官司。
轟盆打甑,走踢飛拳。
查核相萬般街市,待勉強(qiáng)過從枉費(fèi)神思。
是他慣追陪濟(jì)楚高人,見不得村沙謊廝,欽不定冷笑孜孜。
可人,舉止。
為他十分吃盡不肯隨時(shí),變除此外沒瑕玼。
聚少離多信有之,古今如此。
。
。
好姻緣眼見得無終始,一載恩情似彈指,別離怨草次。
感恨無言謾搔耳,后會何時(shí)?唱道痛淚連灑,花箋悶寫相思字,托魚雁寄傳示。
我志誠心一點(diǎn)無辭,無辭憚去伊身上死。
。
。
注釋參考
誠心
誠心 (chéngxīn) 誠懇的心意 whole heartedness一點(diǎn)
一點(diǎn) (yīdiǎn) 漢字的一種筆畫。常指書畫中的點(diǎn)畫 point 表示甚少或不定的數(shù)量 a little;a bit 做一點(diǎn)事 一方面,一部分 side 抓住一點(diǎn),不及其余 一小時(shí) a hour 下午一點(diǎn)無辭
(1).不辭讓;不推辭?!抖Y記·哀公問》:“固臣敢無辭而對。” 鄭玄 注:“辭,讓也?!?宋 蘇軾 《再游徑山》詩:“此生更得幾回來,從今有暇無辭數(shù)?!?/p>
(2).沒有言辭;沒有口實(shí)。 漢 董仲舒 《春秋繁露·竹林》:“其書戰(zhàn)伐,甚謹(jǐn);其惡戰(zhàn)伐,無辭。何也?” 宋 梅堯臣 《鬼火后賦》:“客慚忸無辭而起,余方掩乎衡門?!?葉圣陶 《窮愁》:“﹝博徒﹞投其博具於地,意欲令無見,則無辭可以加罪?!?/p>
辭憚
因膽怯而推辭?!稌x書·周處傳》:“ 處 知 肜 不平,必當(dāng)陷己,自以人臣盡節(jié),不當(dāng)辭憚,乃悲慨即路,志不生還?!?唐 張鷟 《游仙窟》:“ 十娘 曰:‘少府稀來,豈不盡樂! 五嫂 大能作舞,且勸作一曲?!嗖晦o憚。遂即逶迤而起,婀娜徐行。” 元 王實(shí)甫 《西廂記》第三本第二折:“怕墻高怎把 龍門 跳,嫌花密難將仙桂攀。放心去,休辭憚?!?/p>
身上
(1) [on one's body]∶身體上
希望寄托在青年人身上
(2) [have sth. with one]∶隨身[攜帶]
身上沒帶筆
詳細(xì)解釋(1).指本身,自己?!端螘も妆畟鳌罚骸?炳之 身上之釁,既自藉藉,交結(jié)朋黨,構(gòu)扇是非,實(shí)足亂俗傷風(fēng)?!?/p>
(2).指身體。 唐 杜甫 《哀王孫》詩:“已經(jīng)百日竄荊棘,身上無有完肌膚。”《古今小說·史弘肇龍虎君臣會》:“適間被 郭威 暗算打損身上?!薄都t樓夢》第二三回:“那邊大老爺身上不好,姑娘們都過去請安去了。”
(3).用在名詞或代詞后,表示責(zé)任承當(dāng)者?!都t樓夢》第七一回:“我們的性命都在姐姐身上,只求姐姐超生我們罷了!”《儒林外史》第一回:“你尊堂家下大小事故,一切都在我老漢身上,替你扶持便了?!?張?zhí)煲?《兒女們》:“把你親家的門柵捐撥到你身上,你只要攏共繳清這五十塊。”
(4).指身體的上方?!端疂G傳》第八七回:“﹝ 孫立 ﹞把身望后便倒,那枝箭從身上飛過去了?!?/p>
(5).指隨身可以放置物品的地方。 王蒙 《組織部來了個(gè)年輕人》四:“﹝ 韓常新 ﹞從身上掏出火柴盒,拿起一根火柴剔牙?!?/p>
(6).指隨身攜帶的錢物等。 張?zhí)煲?《新生》:“今天我身上不便……本是應(yīng)該由我來做個(gè)小小的東,然而家里沒有預(yù)備?!?/p>
商衟名句,【南呂】一枝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