式微式微胡不歸,未歸滿耳聞別詩
出自宋代吳泳《八月十四夜神泉官滿再別同官》:
有客有客白其馬,日倚垂楊問行者。
式微式微胡不歸,未歸滿耳聞別詩。
斷弦再續(xù)情緒惡,別酒重稔味如蠟。
袖中雖有金錯(cuò)刀,滿鏡愁云莫能割。
是時(shí)月露秋平分,庭前喚月月不應(yīng)。
就令喚得山頭月,照我離筵越愁絕。
陶靖節(jié),潘安仁,種秫滿畦花滿城。
潘花陶酒總陳亦,不如昭文氏之琴不鼓無虧成。
芭蕉漱漱連夜雨,桂子紛紛落庭戶。
旅雁無儔雇影單,明朝且響龍巖去。
注釋參考
式微
式微 (shìwēi) 指事物由興盛而衰落 decline 式微式微,胡不歸?(式微:天將暮。)——《詩·邶風(fēng)·式微》不歸
(1).不返家?!对姟め亠L(fēng)·東山》:“我徂東山,慆慆不歸?!?清 蒲松齡 《司文郎》:“又聞次年再行鄉(xiāng)試,遂不歸,止而受教。”
(2).不歸還。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盜戶》:“詎惡久假不歸,霸為己有?!?/p>
耳聞
耳聞 (ěrwén) 耳朵所聽到的;親耳聞聽 hear of (about) 他的一些事我早有耳聞吳泳名句,八月十四夜神泉官滿再別同官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