避路來華省,抄詩上彩箋
出自唐代賈島《原居即事言懷贈孫員外》:
出入土門偏,秋深石色泉。
徑通原上草,地接水中蓮。
采菌依余枿,拾薪逢刈田。
鑷撏白發(fā)斷,兵阻尺書傳。
避路來華省,抄詩上彩箋。
高齋久不到,猶喜未經(jīng)年。
注釋參考
避路
(1).避退讓路。《晉書·石季龍載記上》:“朕聞良臣正如猛獸,高步通衢而豺狼避路,信矣哉!” 唐 李冗 《獨(dú)異志》卷中:“ 略 棄官入海,惡蟲猛獸悉避路。” 清 楊潮觀 《新豐店馬周獨(dú)酌》:“肥馬當(dāng)風(fēng),蹇驢避路?!?/p>
(2).舊時(shí)禮節(jié)。遇尊長于路,避退一旁,以示敬畏?!段簳ぴ铀紓鳌罚骸爸形境鲂?,車輻前驅(qū),除道一里,王公百辟避路?!薄杜f唐書·王世充傳》:“或輕騎游歷街衢,亦不清道,百姓但避路而已?!?宋 俞文豹 《吹劍四錄》:“此正教人避路遜畔之意?!?/p>
(3).退讓;讓步。 宋 王十朋 《讀蘇文》:“至論其文之工,才之美,是宜 韓公 欲推遜 子厚 , 歐陽子 欲避路放 子瞻 出一頭地也?!?宋 張綱 《江城子·和呂丞送進(jìn)士赴省》詞:“直下青冥休避路,九萬里,看摶風(fēng)。”
(4).猶擇路。《水滸傳》第三回:“逃生不避路,到處便為家。”
華省
指清貴者的官署。 晉 潘岳 《秋興賦》:“宵耿介而不寐兮,獨(dú)展轉(zhuǎn)於華省?!?宋 劉克莊 《轉(zhuǎn)調(diào)二郎神·三和》詞:“僅留得、老子婆娑,怎不拂衣華省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送沉繹堂太史之官大梁》詩:“ 云間 學(xué)士推二 沉 ,布衣召見登華省?!?/p>
彩箋
亦作“ 彩牋 ”。 1.小幅彩色紙張。常供題詠或書信之用。 后蜀 歐陽炯 《三字令》詞:“彩牋書,紅粉淚,兩心知?!?清 富察敦崇 《燕京歲時(shí)記·紅票兒》:“每屆歲除,凡富貴之家以銀易錢者,皆用彩箋書寫,謂之紅票兒?!?/p>
(2).借指詩箋或書信。 宋 張先 《蝶戀花》詞:“欲寄彩牋兼尺素,山長水闊知何處?”
賈島名句,原居即事言懷贈孫員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