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晁公溯《雨中》:
冥冥雨腳來,巖谷生暝色。
大江失洲渚,隱起煙霧白。
微茫沙邊樹,坐覺云氣隔。
霖霪已經時,初不見天日。
城中三尺泥,陌上無轍跡。
秋田獲無時,農父相對泣。
各言迫軍輸,督責甚峻急。
今晨忽晴霽,曉日照屋壁。
吾饑行可療,庶食明年麥。
注釋參考
三尺
三尺 (sānchǐ) 指劍,劍約長三尺,故以“三尺”為劍的代稱 sword 指法律。古時把法律條文寫在三尺長的竹簡上,故稱法律為“三尺法”,簡稱“三尺” laws and statutes written on three-foot bamboo strips 臧使者枉用三尺,以仇一言之憾。——明· 高啟《書博雞者事》無轍
沒有車轍。引申為沒有痕跡。形容義理抽象。 晉 道安 《<道地經>序》:“乃為布不言之教,陳無轍之軌?!?唐 杜甫 《有事于南郊賦》:“呵五精之息肩,考正氣之無轍?!?/p>
晁公溯名句,雨中名句。注釋由系統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