既拂林下席,仍攜池上樽
出自唐代韋嗣立《自湯還都經(jīng)龍門北溪,贈張左丞崔禮部崔光祿》:
棲閑有愚谷,好事枉朝軒。
樹接前驅(qū)擁,巖傳后騎喧。
褰簾出野院,植杖候柴門。
既拂林下席,仍攜池上樽。
深期契幽賞,實(shí)謂展歡言。
末眷誠未易,佳游時更敦。
俄看嘯儔侶,各已共飛鶱。
延睇盡朝日,長懷通夜魂。
空聞岸竹動,徒見浦花繁。
多愧春鶯曲,相求意獨(dú)存。
注釋參考
下席
猶末座。古人常以居下席表示謙敬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侍宴謝朏宅餞東歸應(yīng)制》詩:“飲和陪下席,論道光上筵?!?/p>
(1).離開席位,表示恭敬。 漢 劉向 《說苑·政理》:“ 景公 乃下席而謝之?!?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(xùn)·風(fēng)操》:“南人賓至不迎,相見捧手而不揖,送客下席而已?!?/p>
(2).謂離開原來的居處,睡在守孝的草席上?!妒酚洝斨龠B鄒陽列傳》:“天崩地坼,天子下席?!?司馬貞 索隱:“下席,言其寢苫居廬。”
(3).到講席之下?!赌淆R書·劉瓛傳》:“ 瓛 姿狀纖小,儒學(xué)冠於當(dāng)時,京師士子貴游莫不下席受業(yè)。”
上樽
同“ 上尊 ”。 宋 周密 《齊東野語·孝宗圣政》:“已而中使以上樽珍膳至?!?/p>
韋嗣立名句,自湯還都經(jīng)龍門北溪,贈張左丞崔禮部崔光祿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4橡膠軟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