沄沄窗外江,落落階前松
出自宋代張嵲《游下巖寺先是劉寶學(xué)約於此相聚既而先進(jìn)舟遂》:
時(shí)危適遠(yuǎn)縣,臥疴蔽疏篷。
浮舟難計(jì)程,一聽水與風(fēng)。
今日出江口,劃見天邊峰。
維舟邀勝士,杖策凌穹崇。
絕壁迤崩豗,可驗(yàn)秋濤雄。
鐫崖佛像古,憑虛樓殿工。
沄沄窗外江,落落階前松。
澗響雨滂濞,云生樹玲瓏。
攬勝欣遠(yuǎn)游,撫身悲轉(zhuǎn)蓬。
憂樂(lè)未相償,林霏生晚容。
卻縱中流棹,回望青蓮宮。
秋晚山蕭寂,云散煙空濛。
舟行轉(zhuǎn)沙尾,微聞林外鐘。
惜哉李膺船,去若孤征鴻。
晨暮一相失,云嶠何年同。
若縱金門步,永遺塵外蹤。
注釋參考
沄沄
(1).水流洶涌貌。 漢 董仲舒 《春秋繁露·山川頌》:“水則源泉混混沄沄,晝夜不竭。” 唐 宋務(wù)光 《海上作》詩(shī):“浩浩去無(wú)際,沄沄深不測(cè)?!?清 劉大櫆 《浮山記》:“至峽之將盡,有巖石理凹凸纖密,如浮漚,如波浪之沄沄?!?/p>
(2).形容像流水一樣迅速消逝。 宋 王安石 《次韻答陳正叔》之一:“功名落落求難值,日月沄沄去不回。” 清 姚鼐 《詣岳麓書院有述》詩(shī):“回艫天地晚,空悵逝沄沄?!?/p>
(3).喻長(zhǎng)遠(yuǎn)流傳。 唐 元結(jié) 《大唐中興頌》:“能令大君,聲容沄沄?!薄端问贰?lè)志九》:“聲容沄沄,被于八荒?!?/p>
(4).紛繁;紛亂。 漢 徐干 《中論·譴交》:“飢不暇餐,倦不獲已,殷殷沄沄,俾夜作晝。” 宋 文天祥 《賀何尉書》:“別后不圖事變沄沄,天下大事幾去。”
外江
(1).江名。 長(zhǎng)江 至 湖北 枝江縣 東分為二支,流經(jīng) 百里洲 以南的為 外江 ,至 江陵 西南與 內(nèi)江 合。參閱《嘉慶一統(tǒng)志》卷三四四。
(2).江名。 四川 境內(nèi), 沱湔 稱為 外江 , 郫江 稱為 內(nèi)江 。 唐 杜甫 《寄岑嘉州》詩(shī):“ 外江 三峽 且相接,斗酒新詩(shī)終自疎?!?仇兆鰲 注引 邵寶之 集注:“《一統(tǒng)志》:‘一渠由 永康 過(guò) 新安 ,入 成都府 ,謂之 外江 。一渠由 永康 過(guò) 郫縣 ,入 成都府 ,謂之 內(nèi)江 ?!?唐 李商隱 《武侯廟古柏》詩(shī):“ 蜀 相階前柏,龍蛇捧《閟宮》,陰成 外江 畔,老向 惠陵 東?!?/p>
(3).舊稱 長(zhǎng)江 以南為外江,也稱江外。 清 方濬師 《蕉軒隨錄·外江》:“ 寇萊公 謂 晏元獻(xiàn) 為外江人。 真宗 顧 元獻(xiàn) 曰:‘ 張九齡 非江外人耶?’”按, 晏 , 撫州 臨川 人, 張 , 韶州 曲江 人,都在 長(zhǎng)江 以南。
(4). 廣東 、 福建 等地人稱 長(zhǎng)江 左近及以北數(shù)省為外江,稱其人為外江人。參見“ 外江話 ”。
落落
落落 (luòl(fā)uò) 形容舉止瀟灑自然;豁達(dá)開朗 natural and graceful; very poised and dignified 形容跟別人合不來(lái);孤獨(dú) unsociable;socially aloof;stand-offish 堆積的樣子 pile up 落落大滿?!濉?袁枚《黃生借書說(shuō)》張嵲名句,游下巖寺先是劉寶學(xué)約於此相聚既而先進(jìn)舟遂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