旗亭風(fēng)月小披襟,慰我東歸聽足音
出自宋代陳造《再用韻寄丁知縣三首》:
旗亭風(fēng)月小披襟,慰我東歸聽足音。
潮水去來當有信,岫云出入自無心。
酒杯乘興從妨夢,詩律緣愁樂廢吟。
明日揚舲回白首,煙橫北固櫂千尋。
注釋參考
旗亭
(1).市樓。古代觀察、指揮集市的處所,上立有旗,故稱?!妒酚洝と辣眈疑賹O論》:“臣為郎時,與方士考功會旗亭下。”《文選·張衡<西京賦>》:“旗亭五重,俯察百隧?!?薛綜 注:“旗亭,市樓也?!?北魏 楊衒之 《洛陽伽藍記·龍華寺》:“里有土臺,高三丈,上有二精舍。 趙逸 云:‘此臺是中朝旗亭也,上有二層樓,懸鼓擊之以罷市?!?唐 王勃 《臨高臺》詩:“旗亭百隊開新市,甲第千甍分戚里?!?唐 杜甫 《入衡州》詩:“旗亭壯邑屋,烽櫓蟠城隍?!?/p>
(2).酒樓。懸旗為酒招,故稱。 唐 劉禹錫 《武陵觀火》詩:“花縣與琴焦,旗亭無酒濡?!?宋 周邦彥 《瑣窗寒·寒食》詞:“旗亭喚酒,付與 高陽 儔侶?!?清 錢泳 《履園叢話·報應(yīng)·德報》:“其人得金后,為旗亭業(yè),居數(shù)年,頗獲利。” 郁達夫 《八月初三夜發(fā)東京口占別張楊二子》:“四壁旗亭爭賭酒,六街燈火遠隨車。”
月小
(1).指舊歷只有二十九天的月份?!吨駮o年》卷上:“﹝ 堯 ﹞在位七十年……又有草莢階而生,月朔始生一莢,月半而生十五莢,十六日以后,日落一莢,及晦而盡,月小則一莢焦而不落,名曰蓂莢,一曰歷莢?!?/p>
(2).指公歷只有三十天的月份。公歷每年四、六、九、十一這四個月為小月,均三十天;二月平年二十八天,閏年二十九天。參見“ 月大 ”。
披襟
(1).敝開衣襟。多喻舒暢心懷。 戰(zhàn)國 楚 宋玉 《風(fēng)賦》:“有風(fēng)颯然而至,王廼披襟而當之曰:‘快哉此風(fēng)!’” 宋 張景星 《秋日白鷺亭》詩:“開樽屏絲竹,披襟向蕭籟。” 清 杜岕 《張大育頭陀抱琴來同孟新聽彈》詩:“一曲《涂山操》,披襟此日過。”
(2).指衣衫破爛,把衣襟拖掛下來。 郭沫若 《洪波曲》第十四章二:“那些壯丁們在每一個人身上穿著一件衛(wèi)生衣……大框小洞,帶片披襟,甚至有的一邊袖筒短了一截?!?/p>
(3).亦作“ 披衿 ”。猶披心。謂推誠相與?!稌x書·周顗傳》:“ 伯仁 總角於東宮相遇,一面披襟,便許之三事,何圖不幸自貽王法。”《藝文類聚》卷五五引 南朝 梁 王僧孺 《<臨海伏府君集>序》:“與君道合神遇,投分披衿?!?唐 杜甫 《奉贈盧五丈參謀琚》詩:“入幕知 孫楚 ,披襟得 鄭僑 ?!?清 陳盟 《與親友話舊》詩:“所愿故鄉(xiāng)歸有路,披襟重話再生歡?!?/p>
東歸
指回故鄉(xiāng)。因 漢 唐 皆都 長安 ,中原、 江 南人士辭京返里多言東歸。 三國 魏 曹操 《苦寒行》:“我心何怫鬱,思欲一東歸。” 唐 鄭谷 《送京參翁先輩歸閩中》詩:“解印東歸去,人情此際多?!?唐 鄭谷 《賀進士駱用錫登第》詩:“春榜到春晚,一家榮一鄉(xiāng)……好是東歸日,高槐蕊半黃?!?/p>
足音
腳步聲?!肚f子·徐無鬼》:“夫逃虛空者,藜藋柱乎鼪鼬之逕、踉位其空,聞人足音跫然而喜矣,又況乎昆弟親戚之謦欬其側(cè)者乎!” 明 楊慎 《東望樓》詩:“穹谷無足音,遠水無歸舟?!?清 魏源 《皇朝經(jīng)世文編五例》:“矧夫適用之文,無分高下之手。或邇言巷議,涓流輒裨高深;或大冊鴻編,足音寥同空谷。” 瞿秋白 《文藝雜著·那個城》:“只隱隱的聽著蹬蹬的足音?!?/p>
陳造名句,再用韻寄丁知縣三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