檢點欺心無一發(fā),薰涵和氣似三春
出自宋代孫應(yīng)時《挽徐季節(jié)先生》:
年過八十更精神,佚我房中自在身。
檢點欺心無一發(fā),薰涵和氣似三春。
莫疑見識驚流俗,自是淵源到古人。
前輩凋零公又往,哀哀令我涕沾巾。
注釋參考
檢點
檢點 (jiǎndiǎn) 查看;查點 examine 檢點物品 言行謹慎 be cautious about;keep watch over 言行有失檢點欺心
(1).自己欺騙自己;昧心。 唐 韓愈 《通解》:“今之人行不出乎中人,而恥乎力一行為獨行,且曰:‘我通同如圣人。’彼其欺心邪?吾不知矣?!?明 李贄 《與馬伯時書》:“我此一等與世上人真不同,沒有一點欺心罪過?!薄段饔斡洝返诙兀骸皩幩酪惨魈烊?,決不干此欺心之事?!?魯迅 《朝花夕拾·無?!罚骸坝袝r先不欺心的人們,遙想著將來,就又不能不想在整塊的公理中,來尋一點情面的末屑?!?/p>
(2).起壞心思?!缎咽篮阊浴烫貋y點鴛鴦譜》:“原來這老乞婆恁般欺心,將男作女哄我!怪道三朝便要接回?!薄缎咽酪鼍墏鳌返谌呋兀骸拔也履愦坌?,又沒那膽,是也不是?”
一發(fā)
一發(fā) (yīfā) 更加;越發(fā) more;even more 如果處理不當(dāng),就一發(fā)不可收拾了 一同;一并 together 一發(fā) (yīfà) 一根頭發(fā) a hair和氣
和氣 (héqi) 和睦的感情 friendly feelings 別傷了和氣 和氣 (héqi) 態(tài)度平順溫和 gentle;kind;polite 待人和氣三春
(1).春季三個月:農(nóng)歷正月稱孟春,二月稱仲春,三月稱季春。 漢 班固 《終南山賦》:“三春之季,孟夏之初,天氣肅清,周覽八隅?!?唐 李白 《別氈帳火爐》詩:“離恨屬三春,佳期在十月?!?元 宋方壺 《斗鵪鶉·踏青》套曲:“嬌滴滴三春佳景,翠巍巍一帶青山?!?劉大白 《春盡了》詩:“算三春盡了,總應(yīng)該留得春痕多少。”
(2).指春季的第三個月,暮春。 唐 岑參 《臨洮龍興寺玄上人院同詠青木香叢》詩:“六月花新吐,三春葉已長。” 清 姚鼐 《乙未春出都留別同館諸君》詩:“三春紅藥熏衣上,兩度槐黃落硯前?!?/p>
(3).三個春天,即三年。 晉 陸機 《答賈謐》詩:“游跨三春,情固三秋?!?唐 崔璞 《蒙恩除替將還京洛》詩:“兩載求人瘼,三春受代歸?!痹ⅲ骸暗饺问w月,除替未及三年?!?/p>
孫應(yīng)時名句,挽徐季節(jié)先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9裝甲沖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