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來閒曳杖藜行,白帽依前似管寧
出自宋代晁公溯《予己未十月二十有二日去涪上越明年八月二十》:
重來閒曳杖藜行,白帽依前似管寧。
風(fēng)雨只如當(dāng)日恨,江山不改故時青。
天寒未夕窗先暝,霜晚無聲葉自零。
詩罷時為洛生詠,醉吟聊使故人聽。
注釋參考
重來
(1).再來;復(fù)來。 晉 陶潛 《雜詩》之一:“盛年不重來,一日難再晨?!?宋 秦觀 《望海潮·洛陽懷古》詞:“蘭苑未空,行人漸老,重來事事堪嗟。” 劉大白 《丁寧·春雪》:“讓寒飆卷將凍雨,重來稱霸?!?/p>
(2). 漢 樂曲名?!端螘分疽弧罚骸?章帝 元和 二年,宗廟樂……加宗廟食舉《重來》、《上陵》二曲,合八典為上陵食舉?!薄端螘分疽弧罚骸?漢 太樂食舉十三曲:一曰《鹿鳴》,二曰《重來》?!?/p>
杖藜
(1).謂拄著手杖行走。藜,野生植物,莖堅韌,可為杖?!肚f子·讓王》:“ 原憲 華冠縰履,杖藜而應(yīng)門。” 唐 杜甫 《暮歸》詩:“年過半百不稱意,明日看云還杖藜。” 宋 蘇軾 《鷓鴣天》詞:“村舍外,古城旁。杖藜徐步轉(zhuǎn)斜陽。” 清 紀(jì)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灤陽消夏錄六》:“開牖有時邀月入,杖藜到處避人行。”
(2).藜杖;拐杖。 唐 護(hù)國 《贈張駙馬斑竹柱杖》詩:“此君與我在云溪,勁節(jié)奇文勝杖藜?!?宋 秦觀 《寧浦書事》詩之五:“身與杖藜為二,對月和影成三?!?明 孫仁孺 《東郭記·人之所以求富貴利達(dá)者》:“諳盡江湖味,執(zhí)青青杖藜?!?/p>
白帽
(1).即白紗帽?!端螘っ鞯奂o(jì)》:“坐定, 休仁 呼主衣白帽代之,令備羽儀?!眳⒁姟?白紗帽 ”。
(2).白色帽子。 唐 杜甫 《別董颋》詩:“當(dāng)念著白帽,采薇青云端?!?宋 梅堯臣 《次韻和吳正伸以予往南陵見寄兼惠新醞早蟹》:“入門得寄詩,欲覽整白帽。”
(3).白布帽。舊時喪服。俗稱白包頭?!赌鲜贰ち喊渤煽低跣銈鳌罚骸凹稗?, 四川 人裂裳為白帽哀哭以迎送之?!?清 魏源 《默觚下·治篇二》:“ 商君 車裂而 秦 人不憐, 武侯 則巷祭路哭,白帽成俗?!?/p>
(4).指 回 民?;刈宕靼装保史Q。 清 黃遵憲 《烏之珠歌》:“黃巾甫平白帽擾,戰(zhàn)馬每歲從周旋。”
(5).現(xiàn)代醫(yī)務(wù)、飲食等行業(yè)的工作帽。 沉從文 《三三》:“坐了一會兒,出來了一個穿白袍戴白帽、裝扮古怪的女人?!薄缎旅裢韴蟆?983.12.11:“別看這水餃攤是簡陋的披棚,走進(jìn)去一看,在工作的社員個個頭戴白帽,身穿白服,桌凈地潔?!?/p>
依前
照舊;仍舊。 北魏 賈思勰 《齊民要術(shù)·種榆白楊》“尤忌捋心”原注:“捋心則科茹不長,更須依法燒之,則依前茂矣。” 唐 韓愈 《黃家賊事宜狀》:“不能別立規(guī)模,依前還請攻討?!?宋 張先 《南鄉(xiāng)子·中秋不見月》詞:“今夜相思應(yīng)看月,無人。露冷依前獨(dú)掩門?!薄端疂G傳》第二一回:“那婆娘復(fù)翻身轉(zhuǎn)又上樓去,依前倒在牀上?!?/p>
晁公溯名句,予己未十月二十有二日去涪上越明年八月二十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