吾友陳無己,文會班生廬
出自宋代晁說之《贈別蓬萊簿林希孟子醇》:
吾友陳無己,文會班生廬。
是時與林侯,有若同隊魚。
相見元無約,相別詎有謨。
那知數(shù)歲后,聚首如當初。
眷言二三子,今來安穩(wěn)無。
意氣充眉宇,比昔姣且都。
乃見松與柏,不似柳與蒲。
憐我守枯禪,談笑便甘腴。
何如又為別,淚下青霜俱。
男兒志四海,不辱黃金軀。
試看習主簿,窮悴能著書。
注釋參考
無己
(1).猶無我?!肚f子·逍遙游》:“至人無己,神人無功,圣人無名?!?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逸民》:“太上無己,其次無名?!?/p>
(2).不固執(zhí)己見。 明 李贄 《答耿中丞書》:“無己,故學莫先於克己?!?/p>
文會
(1).文士飲酒賦詩或切磋學問的聚會。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時序》:“逮 明帝 秉哲,雅好文會?!?唐 楊炯 《晦日藥園詩序》:“請諸文會之游,共紀當年之事?!?元 劉壎 《隱居通議·總評》:“每與此先生文會劇談,至意氣傾豁處,此先生輒曰:相與讀 山谷 賦可乎?”《儒林外史》第三回:“因是鄉(xiāng)試年,做了幾個文會?!?/p>
(2).指文人結(jié)合的團體。 鄭觀應(yīng) 《盛世危言·學?!罚骸案形臅?、夜學、印書會、新聞館,別有大書院九處?!?/p>
班生廬
漢 班固 《幽通賦》:“終保己而貽則兮,里上仁之所廬?!焙笠蚍Q隱者之居為“班生廬”。 晉 陶潛 《始作鎮(zhèn)軍參軍經(jīng)曲阿》詩:“聊且憑化遷,終返 班生 廬。” 唐 丘丹 《奉酬重送歸山》詩:“猥蒙《招隱》作,豈媿 班生 廬?!币嘧鳌?班氏廬 ”。 唐 張九齡 《初發(fā)道中贈王司馬兼寄諸公》詩:“林隔 王公 轝,云迷 班氏 廬。”
晁說之名句,贈別蓬萊簿林希孟子醇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