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邵雍《過眼吟》:
紛紛過眼不須驚,利害相磨卒未平。
伎倆雖多無實效,聰明到了是虛名。
溫涼寒熱四時事,甘苦辛酸萬物情。
除卻此心皆外物,此心猶恐未全醒。
注釋參考
溫涼
(1).冷和暖。多指氣候。 晉 陶潛 《閑情賦》:“嗟溫涼之異氣,或脫故而服新。”《詩·鄭風·野有蔓草》“零露漙兮” 唐 孔穎達 疏:“仲春仲秋俱是晝夜等、溫涼中?!薄秲号⑿蹅鳌返谌寤兀骸氨阋娝浑p手高高兒的舉了一碗熬得透,滾得到不冷不熱、溫涼適中,可口兒的普洱茶來?!?/p>
(2).寒暖。借指生活情況?!段倪x·陸機<門有車馬客行>》:“拊膺攜客泣,掩淚敘溫涼?!?呂向 注:“敘別離之歲月?!薄段簳ず艂鳌罚骸?祖思 習常,待 叟 不足, 叟 聊與敘溫涼,拂衣而出?!?唐 段成式 《酉陽雜俎·冥跡》:“ 什 遂前,入就牀坐。其女在戶東立,與 什 敘溫涼。”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王蘭》:“其友 張 姓者,聞而省之,相見,話溫涼?!?/p>
寒熱
(1).冷和熱?!抖Y記·月令》:“﹝孟秋之月﹞寒熱不節(jié),民多瘧疾?!薄抖鼗妥兾募じ改付髦亟?jīng)講經(jīng)文》:“皆因父母所生,咽苦吐甘,專心保護,抱持養(yǎng)育,不離懷中,洗濯之時,豈辭寒熱?!?元 趙善慶 《山坡羊·燕子》曲:“來時春社,去時秋社,年年來去搬寒熱?!?張志民 《你與太行同高》詩:“以自己的冷暖,去體量人民的寒熱?!?/p>
(2).中醫(yī)指怕冷發(fā)熱的癥狀。今泛稱發(fā)燒?!妒酚洝け怡o倉公列傳》:“ 濟北王 侍者 韓女 病要背痛,寒熱?!?宋 孫光憲 《北夢瑣言》卷十六:“元戎張筵,託以寒熱,召之不至,乃與營妓曲宴。” 清 沉復 《浮生六記·閨房記樂》:“剔燈入帳, 蕓 已寒熱大作,余亦繼之,困頓兩旬。” 冰心 《南歸》:“我正發(fā)著寒熱, 楫 歸來了?!?王西彥 《古城的憂郁·蠱惑》:“好象昨夜發(fā)了高度寒熱,四肢軟綿綿的,神志也很恍惚。”
(3).猶言是非;惹是非。《宋書·二兇傳·元兇劭》:“計 臨賀 故當不應翻覆言語,自生寒熱也。” 宋 蘇轍 《論衙前及諸役人不便札子》:“人戶晏然不知,而胥吏無以寒熱,此所謂易行也?!?/p>
(4).中醫(yī)指兩種藥性,寒性和熱性。 清 俞樾 《茶香室叢鈔·牛黃清心丸》:“且以牛黃清心丸言之,凡用藥二十九味,寒熱訛雜,殊不可曉?!眳⒁姟?寒溫 ”。
時事
時事 (shíshì) 當代的事情,特指近期的國內(nèi)大事 current events 時事綜述甘苦
甘苦 (gānkǔ) 甜味與苦味。比喻美好的境遇和惡劣的境遇 weal and woe;sweetness and bitterness 燕王弔死問孤,與百姓同甘苦。——《史記·燕召公世家》 一根紅線貫穿,顆顆紅心相連,大家同呼吸,共甘苦?!稙榱肆粋€階級弟兄》 在工作或經(jīng)歷中體會到的滋味,多偏指苦的一面 hardships and difficulties experienced in work 其中甘苦,唯我自知 沒有教過書,就不知道其中的甘苦 顛沛流離的生活,使他飽嘗甘苦辛酸
辛酸 (xīnsuān) 指辣味和酸味;比喻悲苦 pungent;sad;bitter萬物
萬物 (wànwù) 宇宙間的一切事物 universe;all things on earth 萬物生光輝?!稑犯娂らL歌行》 善萬物之得時?!獣x· 陶淵明《歸去來兮辭》 反側于萬物?!铣骸?丘遲《與陳伯之書》 萬物莫不然?!猍英]赫胥黎著、 嚴復譯《天演論》邵雍名句,過眼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