托缽應(yīng)行乞,升休亦坐禪
出自宋代林表民《送凈應(yīng)老道源往浙右》:
片云離海嶼,吳地去隨緣。
托缽應(yīng)行乞,升休亦坐禪。
舟停上塘雪,寺隔過山煙。
刺史知聞舊,無須覓鏡傳。
注釋參考
托缽
1.手托缽盂。指僧人赴齋堂吃飯或向施主乞食。缽。梵語的省音譯,意為應(yīng)器。比丘的食器。《聯(lián)燈會要·雪峰義存禪師》:“鐘未鳴,鼓未響,托鉢向甚么處去?”《續(xù)傳燈錄·惟正禪師》:“聞托鉢乞食,未聞安坐以享?!?明 高濂 《玉簪記·譚經(jīng)》:“衣食渾無措,空門來托鉢。” 明 陳貞慧 《書癸巳毘陵事》:“其時有 澹上人 ,從 匡廬 來,肩瓢笠,日托缽於市?!?/p>
(2).泛謂貧困求人。 清 張鹿徵 《與程端伯先生書》:“邇來落魄無似,托鉢 東牟 。” 清 和邦額 《夜譚隨錄·崔秀才》:“盍投筆從戎,聊以博升斗,不猶愈於托鉢同人,受守錢虜之輕薄乎?”《黑籍冤魂》第二十回:“終日在街頭沿門托缽,到了夜間,就在人家屋檐下歇宿。”
行乞
行乞 (xíngqǐ) 乞討;又佛教語。謂僧人托缽以求布施 beg坐禪
坐禪 (zuòchán) 僧尼閉目端坐,凝志靜修 sit in meditation 高臺坐禪林表民名句,送凈應(yīng)老道源往浙右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