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蘇軾《沁園春》:
情若連環(huán),恨如流水,甚時是休。
也不須驚怪,沈郎易瘦,也不須驚怪,潘鬢先愁。
總是難禁,許多魔難,奈好事教人不自由。
空追想,念前歡杳杳,后會悠悠。
凝眸。
悔上層樓。
謾惹起、新愁與舊愁。
向彩箋寫遍,相思字了,重重封卷,密寄書郵。
料到伊行,時時開看,一看一回和淚收。
須知道,□這般病染,兩處心頭。
注釋參考
不須
不用;不必。《后漢書·逸民傳·周黨》:“臣聞 堯 不須 許由 、 巢父 ,而建號天下; 周 不待 伯夷 、 叔齊 ,而王道以成?!?唐 張志和 《漁父歌》:“青篛笠,緑蓑衣,斜風(fēng)細(xì)雨不須歸?!薄毒劳ㄑ浴とf秀娘仇報山亭兒》:“哥哥若到 襄陽府 ,怕你不須見我爹爹媽媽?!?老舍 《四世同堂》二:“他養(yǎng)著四大盆石榴,兩盆夾竹桃,和許多不須費力而能開花的小植物?!?/p>
驚怪
驚怪 (jīngguài) 驚訝;驚異 surprised; amazed 日食、月食是正?,F(xiàn)象,用不著驚怪沈郎
(1).指 南朝 梁 沉約 。亦借指腰肢瘦損之義。 南唐 李璟 《浣溪沙》詞之三:“風(fēng)壓輕云貼水飛,乍晴池館燕爭泥。 沉郎 多病不勝衣。” 明 夏完淳 《楊柳怨和錢大揖石》:“酒杯千古思 陶令 ,腰帶三圍恨 沉郎 。” 清 孫枝蔚 《同鄧孝威飲錢山銘廣文齋中》詩:“ 沉郎 初病起, 鄭老 況官貧?!眳⒁姟?沉腰 ”。
(2).指 晉 沉充 。參見“ 沉郎錢 ”。
潘鬢
亦作“ 潘髩 ”。 晉 潘岳 《秋興賦》序:“余春秋三十有二,始見二毛。”后因以“潘鬢”謂中年鬢發(fā)初白。 唐 李德裕 《秋日登郡樓望贊皇山感而成詠》:“ 越 吟因病感, 潘 鬢入秋悲?!?明 無名氏 《石榴花·題情》套曲:“我為他只落得心焦無聊,這離情怎消,謾贏得 潘 髩 沉 腰?!?清 黃景仁 《感舊雜詩》:“而今 潘 鬢漸成絲,記否羊車并載時?!?/p>
蘇軾名句,沁園春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