假道為名亦道者,竊復(fù)慕道名豈虛
出自宋代鄭剛中《道者寮成人為書額擬成一詩》:
寮額高懸太守書,方盤炯炯連三珠。
唐賢正筆久寥落,忽此相遇南海隅。
是寮今雖茅草新,元是東鄰寒士居。
士貧更在玉川上,三間破盡四壁無。
我借得這稍營葺,灑掃共費十日馀。
竹窗掛處青山入,水色坐照發(fā)與膚。
焚香下簾百念靜,雖未得道道不殊。
假道為名亦道者,竊復(fù)慕道名豈虛。
風(fēng)流閑暇兩轓朱,筆含墨光能卷舒。
醺酣為我小飛動,到紙先有神鬼扶。
我身漂零秋葉孤,短景日就桑榆枯。
愿憑大刻消百癘,呼吸瘴霧同醍醐。
注釋參考
假道
假道 (jiǎdào) 經(jīng)由;取道 via;by way of慕道
向往修道。 唐 劉禹錫 《袁州萍鄉(xiāng)縣楊岐山故廣禪師碑》:“禪師諱 乘廣 ,其生 容州 ,姓 張 氏。七歲尚儒,以俎豆為戲。十三慕道,遵懷削之儀?!薄肚迤缴教迷挶尽わL(fēng)月瑞仙亭》:“這 卓員外 喪偶不娶,慕道修真。”
鄭剛中名句,道者寮成人為書額擬成一詩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