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生各有意,何暇問俗徒
出自宋代蘇轍《送毛君致仕還鄉(xiāng)》:
古人避世事,豈問家有無。
但言鴻鵠性,不受樊籠拘。
公家昔盛時,阡陌連三衢。
食廩濟寒餓,婚嫁營羈孤。
千金赴高義,脫手曾須臾。
晚為二千石,得不償所逋。
撫掌不復言,但以文字娛。
我恨見公遲,冉冉重霜須。
高吟看落筆,劇飲驚倒壺。
負罪不自知,適意忘憂虞。
忽聞叩天閽,言旋故山廬。
朋友不及謀,親戚亦驚呼。
人生各有意,何暇問俗徒。
嗟我好奇節(jié),嘆公真丈夫。
天高片帆遠,目斷青風徂。
惟應(yīng)東宮保,迎笑相攜扶。
注釋參考
人生
人生 (rénshēng) 人一生中的活動 activity of a life 人從出生到死亡的整個過程 human life;life 人生自古誰無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?!巍?文天祥《過零丁洋》 與人的關(guān)系生疏,不熟悉 relation with people 人生地疏有意
有意 (yǒuyì) 故意 purposely;deliberately 有意舉行一次化裝舞會 有心思 have a mind to;be disposed to 有意幫忙何暇
(1).哪里有閑暇。 三國 魏 韋曜 《博弈論》:“君子之居室也,勤身以致養(yǎng);其在朝也,竭命以納忠。臨事且猶旰食,而何暇博弈之足躭?”
(2).引申為哪里談得上。《莊子·人間世》:“古之至人,先存諸己而后存諸人。所存於己者未定,何暇至於暴人之所行!” 三國 魏 曹冏 《六代論》:“譬之種樹,久則深固其根本,茂盛其枝葉,若造次徙於山林之中,植於宮闕之下,雖壅之以黑墳,暖之於春日,猶不救於枯槁,何暇繁育哉?” 晉 盧諶 《贈崔溫》詩:“茍云免罪戾,何暇收民譽?”
(3).猶豈但?!蛾套哟呵铩?nèi)篇諫上十八》:“今君嗜酒而并于樂,政不飾而寬于小人,近讒好優(yōu),惡文而疏圣賢人,何暇在慧!茀又將見矣?!?吳則虞 集釋引 于鬯 云:“何暇,語助,若言‘豈但’。” 漢 劉向 《新序·雜事》:“ 孟嘗君 曰:‘先生老矣……’ 楚丘先生 曰:‘噫!將我而老乎?噫!將使我追車而赴馬乎?投石而超距乎!逐麋鹿而搏豹虎乎?吾已死矣,何暇老哉!’”
問俗
訪問風俗。《禮記·曲禮上》:“入竟而問禁,入國而問俗,入門而問諱?!?鄭玄 注:“俗,謂常所行與所惡也?!?宋 葉適 《除秘閣修撰謝表》:“及此扶行而問俗,幾成尸素以具官。” 清 黃景仁 《荻港舟次》詩:“疇昔五馬來 江 東,停麾問俗何雍雍?!?/p>
蘇轍名句,送毛君致仕還鄉(xiāng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一起來搗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