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重顯《送僧》:
吳山碧,楚江碧,吳楚悠悠興何極。
一尋寒木自為鄰,三事秋云更誰(shuí)識(shí)。
干坤不是無(wú)知己,玉石休云辨真?zhèn)巍?br>待時(shí)沽譽(yù)漫淪生,晦跡韜光亦何意。
春風(fēng)急,春風(fēng)急,八駿奔馳追不及。
南北東西把定時(shí),為君直上孤峰立。
注釋參考
待時(shí)
謂等待時(shí)機(jī)?!睹献印す珜O丑上》:“雖有智慧,不如乘勢(shì);雖有鎡基,不如待時(shí)?!?晉 孫楚 《為石仲容與孫皓書(shū)》:“驍勇百萬(wàn),畜力待時(shí),役不再舉,今日之謂也?!?明 劉基 《順齋箴為夏仲珍作》:“天地順動(dòng),百度弗渝,待時(shí)而行,處順以守?!?秦似 《比大和比小》:“所以這些槍,就靜靜躺在貨架上,只好待時(shí)而沽。”
沽譽(yù)
猶沽名。 唐 白居易 《與元九書(shū)》:“不相與者號(hào)為沽譽(yù),號(hào)為詆訐,號(hào)為訕謗?!薄缎咽篮阊浴と⒘尞a(chǎn)立高名》:“吾等適纔分處,甚得中庸之道;若再推遜,便是矯情沽譽(yù)了?!?鄭觀應(yīng) 《盛世危言·吏治下》:“此諭亦使撫臣兩司觀之,且諭羣臣盡力摒除科甲因循、委靡、沽譽(yù)諸陋習(xí)?!眳⒁?jiàn)“ 沽名 ”。
晦跡韜光
晦、韜:隱藏;跡:蹤跡;光:指才華。指將自己的才華隱藏起來(lái),不使外露。成語(yǔ)解釋晦、韜:隱藏;跡:蹤跡;光:指才華。指將自己的才華隱藏起來(lái),不使外露?;捋E韜光出處《隋書(shū)·薛道衡傳》:“粵若高祖文皇帝,誕圣降靈則赤光照室,韜神晦跡則紫氣騰天?!?h3>何意(1).為什么,何故。 宋玉 《神女賦》:“晡夕之后,精神怳忽,若有所喜,紛紛擾擾,未知何意?” 南朝 梁 任昉 《奏彈劉整》:“ 整 聞聲仍打 逡 , 范 喚問(wèn):‘何意打我兒?’” 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(xùn)·教子》:“﹝ 瑯瑘王 ﹞遂大怒,詢?cè)唬骸磷鹨延?,我何意無(wú)?’”
(2).豈料;不意?!逗鬂h書(shū)·申屠蟠傳》:“ 蟠 勃然作色曰:‘始吾以子為可與言也,何意乃相拘教樂(lè)貴之徒邪?’” 三國(guó) 魏 吳質(zhì) 《答魏太子箋》:“自謂可終始相保,并騁材力,效節(jié)明主,何意數(shù)年之閒,死喪略盡。”《醒世恒言·灌園叟晚逢仙女》:“吾姊妹居此數(shù)十餘年,深蒙 秋公 珍重護(hù)惜,何意驀遭狂奴,俗氣薰熾,毒手摧殘?!?清 顧炎武 《王征君潢具舟小坐柵洪橋下》詩(shī):“何意多同心,合沓來(lái)諸方?”
釋重顯名句,送僧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