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譚宣子《鳴梭》:
織綃機上度鳴梭。
年光容易過。
縈縈情緒,似水煙山霧兩相和。
謾道當時何事,流盼動層波。
巫影嵯峨。
翠屏牽薜蘿。
不須微醉自顏酡。
如今難憑麼。
燭花銷艷,但替人、垂淚滿銅荷。
賦罷西城殘夢,猶問夜如何。
星耿斜河。
候蟲聲更多。
注釋參考
縈情
懷戀;系心。 章炳麟 《革命道德說》:“徒以縈情利祿,貪箸贈餽,使人深知其隱,彼既非為國事,則誰肯為之效死者!” 沉祖棻 《鷓鴣天》詞之五:“夕照縈情怯倚樓,相思何計付書郵?!?/p>
水煙
見“ 水煙 ”。
亦作“ 水煙 ”。1.水上的煙靄。 南朝 梁簡文帝 《登烽火樓》詩:“水煙浮岸起,遙禽逐霧征?!?唐 岑參 《江行夜宿龍吼灘》詩:“水煙晴吐月,山火夜燒云。” 前蜀 李珣 《南鄉(xiāng)子》詞之七:“沙月靜,水煙輕。芰荷香里夜船行?!?/p>
(2).用水煙袋裝煙絲吸用的煙。吸時,煙從注水的筒管中通過,故稱。 清 黃鈞宰 《金壺浪墨·煙草》:“ 蘭州 別產(chǎn)煙種,范銅為管,貯水而吸之,謂之水煙?!薄抖昴慷弥脂F(xiàn)狀》第十一回:“伯父起來,洗過了臉,吃了一會水煙,又吃了點心。” 鄢國培 《巴山月》第一章六:“ 喻勝蜀 左手拿著白銅水煙袋,吹燃紙捻吸著水煙,煙袋水箱不斷發(fā)出咕嚕咕嚕的響聲?!?/p>
相和
相和 (xiānghè) 互相應(yīng)和 in proper proportion;in step with each other 當哭相和也。——清· 林覺民《與妻書》譚宣子名句,鳴梭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越野工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