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金履祥《游三峰》:
九月天氣清,高飚掃虛碧。
山色日嶙峋,山意亦寥閴。
有來二三友,勸我振雙屐。
問道始委蛇,陟巘轉深密。
犖確礙微徑,藤蔓絆行色。
岡阜出坡陀,重險更崷嵂。
絕壁詫天造,石筍疑人立。
上上復扳援,嵬嵬亦恂栗。
摩蘚追舊題,捫蘿著新蹠。
佝僂度崎巖,盤薄踞危石。
誰鑿丹臼深,碧瓦孰摶埴。
云胡半空中,有此千載跡。
中峰函劍氣,幽洞飛靈液。
霏霏人間雨,往往此中出。
陰崖采芝人,東岡并游客。
虛谷遠應聲,重崦近成隔。
而我獨油然,振衣來千尺。
川流一以眺,蒼莽浩無息。
長風拂巾袂,太清可噓吸。
乃知艱險馀,始有高明極。
益知身轉高,冥然氣超逸。
登天信有基,升仙豈無術。
何當躡飛煙,高舉振長翮。
倒景凌三光,達觀天地窄。
注釋參考
倒景
倒景 (dào yǐng)道家指天空極高處。日月之光反由下往上照,而由此處往下看日月,其影皆倒,故稱稱天上極高處為「倒景」。
漢書.卷二十五.郊祀志下:「及言世有僊人,服食不終之藥,遙興輕舉,登遐倒景,覽觀縣圃,浮遊蓬萊?!?文選.沈約.遊沈道士館詩:「一舉陵倒景,無事適高嵩。」夕陽返照。
宋書.卷六十七.謝靈運傳:「風生浪於蘭渚,日倒景於椒塗?!?物體倒映於水中。
文選.孫綽.遊天臺山賦:「或倒景於重溟,或匿峰於千嶺?!?水中倒立的影子。
南朝宋.謝靈運.從遊京口北固應詔詩:「張組眺倒影,列筵矚歸潮?!?h3>三光三光 (sānguāng) 古時指日、月、星 the sun, the moon and stars達觀
達觀 (dáguān) 心胸開朗,見解通達 take things philosophically天地
天地 (tiāndì) 天和地。指自然界和社會 heaven and earth;universe;world 天地山川。——宋· 王安石《游褒禪山記》 天地之聞?!濉?黃宗羲《原君》 天地之大 震動天地?!鳌?張溥《五人墓碑記》 比喻人們活動的范圍 scope of operation;field of activity 指天地之間,自然界 nature;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天地之精也?!秴问洗呵铩ど餍姓摗?天地百法乎?!濉?洪亮吉《治平篇》又 天地調劑之法也。 天地不能生人。 天地之所以養(yǎng)人也。金履祥名句,游三峰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