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城高且長
東城高且長,逶迤自相屬。
回風動地起,秋草萋已綠。
四時更變化,歲暮一何速!
晨風懷苦心,蟋蟀傷局促。
蕩滌放情志,何為自結束?
燕趙多佳人,美者顏如玉。
被服羅裳衣,當戶理清曲。
音響一何悲!弦急知柱促。
馳情整巾帶,沉吟聊躑躅。
思為雙飛燕,銜泥巢君屋。
翻譯和注釋
譯文
洛陽的東城門外,高高的城墻。
從曲折綿長鱗次櫛比的樓宇、房舍外繞過一圈,又回到原處.。
四野茫茫,轉(zhuǎn)眼又有秋風在大地上激蕩而起??諘绲胤阶韵露洗灯鸬男L,猶如動地般的吹起。
使往昔蔥綠的草野霎時變得凄凄蒼蒼。
轉(zhuǎn)眼一年又過去了!在悵然失意的心境中,就是聽那天地間的鳥囀蟲鳴,也會讓人苦悶。
鷙鳥在風中苦澀地啼叫,蟋蟀也因寒秋降臨而傷心哀鳴。
不但是人生,自然界的一切生命不都感到了時光流逝。
與其處處自我約束,等到遲暮之際再悲鳴哀嘆。
何不早些滌除煩憂,放開情懷,去尋求生活的樂趣呢!
那燕趙宛洛之地本來就有很多的佳人美女,美女艷麗其顏如玉般的潔白秀美。
穿著羅裳薄衣隨風飄逸拂動,儀態(tài)雍容端坐正錚錚地習練著箏商之曲。
《音響一何悲》之曲因為琴瑟之柱調(diào)得太緊促,那琴聲竟似驟雨疾風,聽起來分外悲惋動人。
由于聽曲動心,不自覺地引起遐思,手在擺弄衣帶,無以自遣悵惘的心情。
反復沉吟,雙足為之躑躅不前,被佳人深沉的曲調(diào)所感動。
心里遙想著要與佳人成為雙飛燕,銜泥筑巢永結深情。
注釋
東城:洛陽的東城。
逶迤:曲折而綿長的樣子。
回風動地起:“回風”空曠地方自下而上吹起的旋風?!皠拥仄稹毖燥L力之勁。
秋草萋已綠:“已”,一作“以”?!拜隆?,通作“凄”。綠是草的生命力的表現(xiàn),“萋已綠”,猶“綠已萋”,是說在秋風搖落之中,草的綠意已凄然向盡。
四時更變化二句:“更”,替也。“更變化”,謂互相更替在變化著。
晨風懷苦心二句:“晨風”,鳥名,就是鹯,鷙鳥。是健飛的鳥?!皯芽嘈摹保础皯n心欽欽”之意?!绑啊?,是承上文“歲暮”而言?!熬执佟保婚_展也?!绑霸谔谩本褪恰熬执佟钡囊馑肌G锛緷u寒,蟋蟀就暖,由曠野入居室內(nèi),到了“在堂”,則是秋意已深的時候,而蟋蟀的生命也就垂垂向盡了。“傷局促”,隱喻人生短暫的悲哀,提示下文“何為自結束”的及時行樂的想法。
蕩滌放情志二句:“蕩滌”,猶言洗滌,指掃除一切憂慮?!胺徘橹尽保^展胸懷。“結束”,猶言拘束。“自結束”,指自己在思想上拘束自己。
燕趙多佳人二句:“燕趙”,猶言美人?!叭缬瘛?,形容膚色潔白。
被服羅裳衣二句:“被服”,猶言穿著,“被”,披也?!袄怼?,指“樂理”,當時藝人練習音樂歌唱叫做“理樂”。
弦急知柱促:“弦急”“柱促”是一個現(xiàn)象的兩面,都是表明彈者情感的激動。
馳情整中帶二句:“馳情”,猶言遐想,深思。“中帶”,內(nèi)衣的帶子。一作“衣帶”?!俺烈鳌?,沉思吟詠?!败U躅”,住足也。是一種極端悲哀的情感的表現(xiàn)。這兩句是說:由于聽曲感心,不自覺地引起遐想、深思,反復沉吟,體味曲中的涵義,手在弄著衣帶,足為之躑躅不前,完全被歌者深沉的悲哀吸引住了?!傲摹?,姑且。表現(xiàn)無以自遺的悵惘心情。
思為雙飛燕二句:上句是說愿與歌者成為“雙飛燕”。下句是“君”,指歌者。“銜泥巢屋”,意指同居。
東城高且長問答
問:《東城高且長》的作者是誰?
答:東城高且長的作者是佚名
問:東城高且長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東城高且長是兩漢的作品
問:東城高且長,逶迤自相屬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東城高且長,逶迤自相屬 出自 兩漢佚名的《東城高且長》
問:東城高且長,逶迤自相屬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東城高且長,逶迤自相屬 的下一句是 回風動地起,秋草萋已綠。
問:出自佚名的名句有哪些?
答:佚名名句大全
東城高且長賞析
處在苦悶的時代,而又悟到了“人生非金石,豈能長壽考”的生命哲理,其苦悶就尤其深切??鄲灦鵁o法擺脫,便往往轉(zhuǎn)向它的對立一極——蕩情行樂。此詩所抒寫的,就正是這種由苦悶所觸發(fā)的滔蕩之思。
詩人大約是獨自一人,徘徊在洛陽的東城門外。高高的城墻,從眼前“逶迤”(綿長貌)而去,在鱗次櫛比的樓宇、房舍外繞過一圈,又回到原處、自相連接——這景象正如周而復始的苦悶生活一樣,單調(diào)而又乏味。四野茫茫,轉(zhuǎn)眼又有“初淅瀝以蕭颯,忽奔騰而砰湃”的秋風,在大地上激蕩而起,使往昔蔥綠的草野,霎時變得凄凄蒼蒼。這開篇四句,不僅描述著詩人目擊的景象,其中還隱隱透露著詩人內(nèi)心的痛苦騷動。生活竟如此重復、單調(diào)變化的只有匆匆逝去的無情時光。想到人的生命,就如這風中的綠草一般,繁茂的春夏一過,便又步入凄凄的衰秋,詩人能不驚心而呼:“四時更變化,歲暮一何速”!眼前的凄凄秋景,正這樣引發(fā)出詩人對時光速逝的震竦之感。在悵然扔失意的心境中,就是聽那天地間的鳥囀蟲鳴,似乎也多一重苦悶難伸的韻調(diào):“晨風懷苦心,蟋蟀傷局促?!薄俺匡L”即“?鳥”,“局促”有緊迫、窘困之意。鳥在風中苦澀地啼叫,蟋蟀也因寒秋降臨、生命窘急而傷心哀鳴。不但是人生,自然界的一切生命,都受到了時光流駛的遲暮之悲。這一切似乎都從相反方面,加強著詩人對人生的一種思索和意念:與其處處自我約束,等到遲暮之際再悲鳴哀嘆,應當早些滌除煩憂、放開情懷,去尋求生活的樂趣——這就是突發(fā)于詩中的浩然問嘆:“蕩滌放情志,何為自結束?”
以上為全詩之第一節(jié)。讀者可以看到,在此節(jié)中盤旋往復的,其實只有一個意念,即“蕩滌放情”之思。這種思緒,原本來自于詩人自身生活中的苦悶,與所見景象并無關涉。但詩人卻將它移之于外物,從衰颯悲涼的秋景中寫來。便令人感到,從“高且長”的東城,到凄凄變衰的秋草,以至于?鳥、蟋蟀,似乎都成了苦悶人生的某種象征,似乎都在用同一個聲調(diào)哀嘆:“何為自結束”、“何為自結束”!這就是審美心理上的“移情”效果。這種貫注于外物、又為外物所烘托而強化的情感抒寫,較之于直抒其懷,無疑具有更蓬勃的蔥蘢的感染力。自“燕趙多佳人”以下,即上承“蕩情”之意,抒寫詩人的行樂之境。--當“何為自結束”的疑慮一經(jīng)解除,詩人那久抑心底的聲色之欲便勃然而興。此刻,身在“東城”外的詩人,竟做了一個極美妙的“燕趙佳人”夢:他恍惚間在眾多粉黛叢中,得遇了一位“顏如玉”的佳人;而且奇特的是,一轉(zhuǎn)眼,這佳從便“羅裳”飄拂、儀態(tài)雍容地端坐在詩人家中,分明正錚錚地習練著靖商之曲。大約是因為琴瑟之柱調(diào)得太緊促,那琴間竟似驟雨急風,聽來分外悲惋動人——讀者自然明白,這情景雖然描述得煞在介事,實際上不過是詩人那“蕩情”之思所幻化的虛境而已。所以畫面飄忽、轉(zhuǎn)換也快,呈現(xiàn)出一種夢寐般的恍惚感。
最妙的是接著兩句:“馳情整中帶,沈吟聊躑躅(且前且退貌)”?!爸袔А?,一本作“巾帶”。關于這兩句寫的指何人,照張庚的說法:“凡人心慕其人,而欲動其人之親愛于我,必先自正其容儀……以希感到佳人也”(《古詩十九首解》)。那么,“馳情”而“整中帶”者,就是詩人了。那當然也有道理(只與整句不太連貫)。不過,苦將其視為佳人的神態(tài)表現(xiàn),恐怕還更有韻致些。因為佳人之“當戶”理琴,本來并非孤身一人。此刻在她對面,正目光灼灼注視著她,并為她的容顏、琴音所打動,而為之目凝神移的,還有一位夢想著“蕩滌放情志”的詩人。正如吳淇所說:“曰‘美者’,分明有個人選他(按,即“她”);曰‘知柱促’,分明有個人促他”分明有個人在聽他;“曰‘整中帶’,分明有個人看他;曰‘躑躅’,分明有個人在促他”(《選詩定論》)?!榜Y情整巾帶”兩句,正是寫佳人在這“選”、“聽”、“看”、“促”之下的反應——多情的佳人面對著詩人的忘形之態(tài),也不覺心旌搖蕩了。但她不免又有些羞澀,有些躊躇,故又是“沉吟”、又是“躑躅”(已舍琴而起),表現(xiàn)出一種“理欲交戰(zhàn)情形”;但內(nèi)心則“早已傾心于君矣”——這就是前人稱嘆的“‘馳情’二句描寫入神”處。在這種圖畫也“畫不出的捉衣弄影光景”中,佳人終于羞羞答答地吐露了心意:“思為雙飛燕,銜泥巢君屋”。借飛燕雙雙銜泥巢屋之語,傳達與詩人永結伉儷之諧的深情,真是“結得又超脫、又縹緲,把一萬世才子佳人勾當,俱被他說盡”(朱筠《古詩十九首說》)。
這就是詩人在“東城高且長”的風物觸發(fā)下,所抒寫的“蕩滌放情志”的一幕;或者說,是詩人苦悶之際所做的一個“白日夢”。這“夢”在表面上很“馳情”、很美妙。但若將它放在上文的衰秋、“歲暮”、鳥苦蟲悲的蒼涼之境中觀察,就可知道:那不過是苦悶時代人性備受壓抑一種“失卻的快東與美感的補償(尼采),一種現(xiàn)實中無法“達成”的虛幻的“愿望”而已。當詩人從這樣的“白日夢”中醒來的時候,還是會因苦悶時代所無法擺脫的“局促”和“結束”,而倍覺凄愴和痛苦。
- 水調(diào)歌頭 癸未中秋雨悶中示德衡弟天公何見戲,凡事每相乖。應知今夜秋半,故□放云霾。不遣*娥窺戶,空使騷人賞客,尊俎預安排。無復弄清影,只自黯愁懷。下簾櫳,收綺席,罷金釵。誰能為我,叩廣寒玉殿令開。待得良辰美景,卻遇凄風苦雨,好事實難諧。高臥清無夢,檐溜滴空階。
- 新歷嘆新歷在手心怕開,日月聯(lián)翩相續(xù)來。黃金散盡自一快,白發(fā)不貸真可哀。無為健羨廣成子,千二百年終有死。膠不可黏西去日,刀何由翦東流水?酒無醇醨但痛飲,市醞上尊俱醉耳。堂堂七尺死即休,不飽烏鳶飽螻螘。
- 頌古一○一首寒月依依上遠峰,平湖萬頃練光封。漁歌驚起沙洲鷺,飛放蘆花不見蹤。
- 滿庭芳 自詠昔年在俗,常用心機。挑生剜死為誰。歡喜冤家,惹得一向遇癡。恰如飛蛾投火,身焦爛、猶自迷迷。爭些個,被兒孫妻妾,送了頭皮。因遇風仙開悟,回光照,怨親不可相隨。盡是狼蟲虎豹,蛇蝎狐貍。把似養(yǎng)他毒物。又何如、物外修持。功行滿,跨云歸,侍奉吾師。
- 春暉寓目二首春意都無幾,還持歡緒歸。游蜂抱蕊去,驚燕失泥飛。風下幡幡影,霞留暝暝霏。既知瑤席恨,不減欲沾衣。
- 玉樓春(丙子十月生)往年糊口謀升斗。朱墨塵埃沾兩袖。黃粱夢斷始歸來,依舊琴書當左右。而今藏取持螯手。林下獨居閑散又。問之何以得長年,寡欲少思安老朽。
- 前調(diào)之不復見也。月夜酹酒江濆,慨然而去,作長短句曳杖羅浮去,遼鶴正南翔。青鸞為報消息,巖壑久相望。無奈漁溪欸乃,喚起蘋洲昨夢,風雨趁歸航。萬里家何許,天闊水云長。歷五湖,轉(zhuǎn)湘楚,下三江。興亡千古余恨,收拾付詩囊。重到然犀磯渚,不見騎鯨仙子,客意轉(zhuǎn)凄涼。舉酒酹江月,襟袖淚淋浪。
- 謫宜陽到荊渚漢江江水水連天,被謫宜陽路幾千。為問野人山鳥語,問予歸棹是何年。
- 西江月發(fā)白猶欹旅枕,溪深未掛煙莎。往來苕霅意如何。應有輕鷗笑我。細算年來活計,只消一個漁舟。金魚無分不須求。只乞鱸魚換酒。
- 荊公祠霜筠雪竹古精藍,投老歸與志自甘。一食萬錢終忍垢,魚羹飯美憶江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