風能度林杪,月亦吐山陰
出自宋代趙蕃《九月五日具草酌同彥博審知成父集于普寧山半》:
探支重九日,試手菊花斟。
論置人繁寡,觴行自淺深。
風能度林杪,月亦吐山陰。
四聽蟲仍起,中還蓍我吟。
注釋參考
風能
由于空氣運動產(chǎn)生的能量。屬于可更新的、干凈的能源。風能的利用受到地理條件的限制,風速較大、風向穩(wěn)定、變幅較小的風才宜于風力發(fā)電站發(fā)電。
林杪
樹梢,林外。 晉 陸機 《感時賦》:“猿長嘯于林杪,鳥高鳴于云端?!?唐 柳宗元 《與崔策登西山》詩:“連袂渡危橋,縈迴出林杪?!?清 方文 《秋雨柬齊介人》詩:“霽色動林杪,期君過石橋?!?沙汀 《困獸記》五:“這是一個晴明的早晨。昨天的陰云已經(jīng)光了,天色一碧,太陽正從遠處的林杪上面上升起來。”
山陰
山陰 (shānyīn) 山坡背陰的一面;山的北側(cè) ubac趙蕃名句,九月五日具草酌同彥博審知成父集于普寧山半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