處世似孤鶴,遺榮同脫蟬
出自唐代皮日休《七愛詩白太傅(居易)》:
吾愛白樂天,逸才生自然。
誰謂辭翰器,乃是經(jīng)綸賢。
欻從浮艷詩,作得典誥篇。
立身百行足,為文六藝全。
清望逸內署,直聲驚諫垣。
所刺必有思,所臨必可傳。
忘形任詩酒,寄傲遍林泉。
所望標文柄,所希持化權。
何期遇訾毀,中道多左遷。
天下皆汲汲,樂天獨怡然。
天下皆悶悶,樂天獨舍旃。
高吟辭兩掖,清嘯罷三川。
處世似孤鶴,遺榮同脫蟬。
仕若不得志,可為龜鏡焉。
注釋參考
處世
處世 (chǔshì) 待人接物,應付世情;與世人相處交往 conduct oneself in society 為人處世孤鶴
(1).孤單的鶴。 隋煬帝 《舍舟登陸示慧日道場玉清玄壇德眾》詩:“孤鶴近追羣,啼鶯遠相喚?!?唐 武元衡 《立秋日與陸華原于縣界南館送鄒十八》詩:“風入 昭陽 池館秋,片云孤鶴兩難留。” 宋 蘇軾 《后赤壁賦》:“適有孤鶴,橫 江 東來?!?元 于石 《我從山中游》詩:“柴扉不敢敲,恐驚孤鶴醒。徘徊踏月明,倚仗看松影。”
(2).比喻孤特高潔之人。 唐 皇甫曾 《秋夕寄懷契上人》詩:“已見槿花朝委露,獨悲孤鶴在人羣?!?宋 王禹偁 《酬種放徵君一百韻》:“ 王績 婦未娶,介潔翹孤鶴。”
遺榮
(1).謂拋棄榮華富貴;超脫塵世。 晉 張協(xié) 《詠史》:“達人知止足,遺榮忽如無。” 唐 柳宗元 《柳常侍行狀》:“味道腴以代膏粱,含德輝而輕紱冕,遺榮養(yǎng)素,恬淡如也。” 清 錢柏齡 《酬朱穆公天臺見懷四韻》:“遠媿遺榮客,深居 桐柏山 。”
(2).指身后之榮譽。 漢 趙曄 《吳越春秋·夫差內傳》:“ 吳王 不zi{1-1}殺, 越王 復使謂曰:‘何王之忍辱厚恥也。世無萬歲之君,死生一也。今子尚有遺榮,何必使吾師眾加刃於王。’”《宋書·范曄傳》:“恩非望始,沒有遺榮,終古以來,未有斯比?!?唐 張說 《贈陳州刺史義陽王神道碑》:“王生不得志,沒受遺榮?!?/p>
(3).猶殘花。 明 劉基 《題錢舜舉折枝山茶》詩:“歲暮寒氣結,百卉無遺榮。懿此獨不凋,方冬燁紅英?!?/p>
皮日休名句,七愛詩白太傅(居易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越獄能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