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岳珂《范正獻書畢帖贊》:
士之以道義相從,豈計其功,而況乎公。
當其任紬繹唐事之寄,所以極簡編之從容。
亦既上成書于邇英,而公猶得以三百年之鑒,信其遺風。
則是一紀之淹,乃所以就百世之功。
石渠蘭臺,片言帝聰,考盤弗為,皦然初終,尤以見公子于元豐。
蓋盡其魏闕之心,而裕陵之于溫國,未嘗不知其畎畝之忠也。
此帖之存,公心天通。
詆斥之誣,吁嗟麟窮。
注釋參考
詆斥
譴責;呵斥。 唐 皇甫枚 《三水小牘·步飛煙》:“士有百行,君得全乎?何至務矜片言,苦相詆斥!”《明史·黃觀傳》:“ 燕王 舉兵, 觀 草制諷其散軍歸藩,束身謝罪,辭極詆斥?!?魯迅 《集外集·文藝與政治的歧途》:“詆斥軍閥怎樣怎樣不合理,是革命文學家;打倒軍閥,是革命家。”
吁嗟
(1).嘆詞。表示憂傷或有所感?!冻o·卜居》:“吁嗟嘿嘿兮,誰知吾之廉貞?!薄段倪x·謝朓<和王著作八公山詩>》:“平生仰令圖,吁嗟命不淑。” 李善 注引 薛君 《韓詩章句》:“吁嗟,嘆辭也?!?陳毅 《感事書懷》詩:“吁嗟我與汝,滄海之一粟?!?/p>
(2).嘆詞。表示贊美。 明 黃溥 《閑中今古錄》:“至今兒孫主沙漠,吁嗟 趙 氏何其隆!” 清 黃遵憲 《紀事》詩:“吁嗟 華盛頓 ,及今百年矣。”
(3).哀嘆;嘆息?!犊鬃蛹艺Z·執(zhí)轡》:“民惡其殘虐,莫不吁嗟。” 漢 王符 《潛夫論·救邊》:“一人吁嗟,王道為虧?!?唐 寒山 《詩》之二○四:“世人何事可吁嗟,苦樂交煎勿底涯?!薄都魺粜略挕で锵阃び洝罚骸芭踵狄秩?,不能致辭?!薄都t樓夢》第三五回:“那鸚哥便長嘆一聲,竟大似 黛玉 素日吁嗟音韻?!?/p>
岳珂名句,范正獻書畢帖贊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