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裴說《喜友人再面》:
一別幾寒暄,迢迢隔塞垣。
相思長(zhǎng)有事,及見卻無言。
靜坐將茶試,閑書把葉翻。
依依又留宿,圓月上東軒。
注釋參考
寒暄
寒暄 (hánxuān) 問寒問暖。今多泛指賓主見面時(shí)談天氣冷暖之類的應(yīng)酬話(暄:溫暖) exchange of conventional greetings 地氣反寒暄,天時(shí)倒殺生。——白居易《桐花》迢迢
迢迢 (tiáotiáo) 形容遙遠(yuǎn)。也作“迢遞” be far away;remote 千里迢迢 漫長(zhǎng);長(zhǎng)久 very long;endless 夜迢迢 恨迢迢隔塞
阻塞?!稘h書·五行志中》:“言上偏聽不聰,下情隔塞?!薄度龂?guó)志·魏志·公孫瓚傳》:“徵 虞 為太傅,道路隔塞,信命不得至?!?唐 元稹 《盧士玫權(quán)知京兆尹制》:“奏覆隔塞,則上下不通。” 康有為 《大同書》乙部第一章:“人民由分散而合聚之序,大地由隔塞而開闢之理,天道人事之自然者也。”
裴說名句,喜友人再面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