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以求備取人,不以己長格物,隨能收敘,無隔疏賤。
出自唐代 吳兢《貞觀政要·卷二·論任賢》:
摘自《貞觀政要·卷二·論任賢》
解釋:不以求全來選取人,不用自己的長處去要求他人。根據(jù)人的才能任用,不因他人的地位卑賤而排斥。
原文摘要:
由是與如晦并遭驅(qū)斥。及隱太子將有變也,太宗召玄齡、如晦,令衣道士服,潛引入閤謀議。及事平,太宗入春{1|1}宮,擢拜太子左庶子。貞觀元年,遷中書令。三年,拜尚書左仆射,監(jiān)修國史,封梁國公,實(shí)封一千三百戶。既總?cè)伟偎?,虔恭夙夜,盡心竭節(jié),不欲一物失所。聞人有善,若己有之。明達(dá)吏事,飾以文學(xué),審定法令,意在寬平。不以求備取人,不以己長格物,隨能收敘,無隔疏賤。論者稱為良相焉。十三年,加太子少師。玄齡自以一居端揆十有五年,頻抗表辭位,優(yōu)詔不許。十六年,進(jìn)拜司空,仍總朝政,依舊監(jiān)修國史。玄齡復(fù)以年老請致仕,太宗遣使謂曰:“國家久相任使,一朝忽無良相,如失兩手。公若筋力不衰,無煩此讓。自知衰謝,當(dāng)更奏聞?!毙g遂止。太宗又嘗追思王業(yè)之艱難,佐命之匡弼,乃作《威
注釋參考
不以
(1).不為,不因?!抖Y記·表記》:“故君子不以小言受大祿,不以大言受小祿。”《左傳·僖公三十三年》:“大夫何罪,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?!?/p>
(2).不用;不靠?!睹献印るx婁上》:“ 離婁 之明, 公輸子 之巧,不以規(guī)矩,不能成方圓?!?宋 曾鞏 《上歐蔡書》:“故其言無不信聽,卒能成 貞觀 太平,刑置不以,居 成 康 上?!?洪深 《戲劇導(dǎo)演的初步知識》下篇:“合作完成演出,而不以自身取勝,不獨(dú)立吸引注意。”
(3).無論;不管?!顿Y治通鑒·后唐潞王清泰二年》:“或事應(yīng)嚴(yán)密,不以其日;或異日聽於閤門奏牓子,當(dāng)盡屏侍臣,於便殿相待?!薄对贰ば谭ㄖ疽弧罚骸半m有牙符而無織成圣旨者,不以何人,并勿啟,違者處死?!?/p>
備取
備取 (bèiqǔ) 在正式報(bào)考名額之外多錄取考生,替補(bǔ)未報(bào)到的正式錄取生。這樣錄取的考生叫備取生 candidate on the waiting list for admission格物
格物 (géwù) 窮究事物的道理 study the phenomena of nature 格物致知 糾正人的行為 correct收敘
錄用?!侗笔贰に寮o(jì)下·煬帝》:“是以龐眉黃髮,更令收敘?!?宋 歐陽修 《乞再定奪減放應(yīng)役人數(shù)奏章》:“近累據(jù)減放公人等過狀,卻乞收敘?!睌?,一本作“ 敍 ”。《續(xù)資治通鑒·宋高宗紹興三年》:“凡獄官失入死者,終身罰之,雖經(jīng)赦宥,永不收敘?!?/p>
疏賤
亦作“疎賤”。1.指關(guān)系疏遠(yuǎn)、地位低下的人。《韓非子·主道》:“是故誠有功則雖疏賤必賞,誠有過則雖近愛必誅?!薄稘h書·梅福傳》:“博覽兼聽,謀及疏賤?!薄稌x書·熊遠(yuǎn)傳》:“求才急於疏賤,用刑先於親貴,然后令行禁止,野無遺滯?!?唐 白居易 《揀貢橘書情》詩:“踈賤無由親跪獻(xiàn),愿憑朱實(shí)表丹誠?!?宋 陸游 《辭免賜出身狀》:“重念某一介疏賤,行能無取?!?/p>
(2).謂關(guān)系疏遠(yuǎn),地位低下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漢過》:“疏賤者奮飛以擇木,縶制者曲從而朝隱?!?宋 蘇洵 《上皇帝書》:“臣聞古者所以採庶人之議,為其疏賤而無嫌也?!?清 陳維崧 《水龍吟·上觀察金長真先生》詞:“伏謁辭疎賤,況盈盈 鄂君 舟便。”
(3).疏遠(yuǎn)輕視。 明 瞿佑 《歸田詩話》卷下:“蓋 元 朝任官,惟尚門第,非國人右族,不輕授以爵位,至於南產(chǎn),尤疎賤之?!?/p>
吳兢名句,貞觀政要·卷二·論任賢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朗讀大師安卓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