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孟郊《求友》
注釋參考
求友
(1).尋求朋友。語本《詩·小雅·伐木》:“嚶其鳴矣,求其友聲”。 三國 魏 阮籍 《詠懷詩》之三:“鳴鳥求友,《谷風》刺愆?!?清 魏源 《村居雜興·呈筠谷從兄》詩:“適聞求友聲,嚶嚶方出谷?!?/p>
(2).指訪友。 唐 高適 《崔司錄宅燕大理李卿》詩:“上卿才大名不朽,早朝至尊暮求友?!?/p>
相善
彼此交好?!蹲髠鳌は骞辍罚骸俺酰?楚伍參 與 蔡太師 子朝 友,其子 伍舉 與 聲子 相善也?!薄妒酚洝ゐ盍袀鳌罚骸?白起 者, 穰侯 之所任舉也,相善?!?明 謝榛 《四溟詩話》卷三:“予客京師,有一縉紳相善?!?清 鈕琇 《觚賸續(xù)編·文章有本》:“ 僧孺 子 牛蔚 ,與同年友 鄧敞 相善?!?/p>
若非
若非 (ruòfēi) 要不是;如果不是 if not;were it not for中道
中道 (zhōngdào) 半路;中途 halfway 中道而返 中道還兄門?!队衽_新詠·古詩為焦仲卿妻作》 而中道崩殂。——諸葛亮《出師表》 若中道而歸。——《后漢書·列女傳》 中庸之道 mean 指一種特定的德操和哲理,據(jù)認為,人持有它就可以不至于趨向自滿和自苦的兩個極端而從速徹悟 Madhyma-pratipada孟郊名句,求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