浪說(shuō)無(wú)文字,楞伽面壁看
出自宋代劉克莊《三月二日被命祈晴上天竺舟中得六絕句》:
浪說(shuō)無(wú)文字,楞伽面壁看。
元來(lái)有懷挾,一世被粗瞞。
注釋參考
浪說(shuō)
(1).妄說(shuō);亂說(shuō)?!抖Y記·王制》“假於鬼神,時(shí)日卜筮以疑眾,殺” 唐 孔穎達(dá) 疏:“妄陳禍福,浪説妖祥。” 宋 司馬光 《示道人》詩(shī):“君不見(jiàn) 太上老君 頭似雪,世人浪説駐童顏?!薄毒劳ㄑ浴び岵浪で僦x知音》:“浪説曾分 鮑叔 金,誰(shuí)人辨得 伯牙 琴?”
(2).漫說(shuō),別說(shuō)。
文字
文字 (wénzì) 記錄語(yǔ)言的符號(hào),如漢字、拉丁字母。秦始皇統(tǒng)一中國(guó)后,在“瑯琊山刻石”中才第一次把文字叫做字 characters;script 倉(cāng)頡之初作書,蓋依類象形,故謂之文,其后形聲相益,即謂之字。文者物象之本,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?!墩f(shuō)文解字?jǐn)ⅰ? 文章;作文 writing 文字通順 語(yǔ)言的書面形式,如漢文、俄文 written language 文書;公文 documents 行文字 密信 secret letter 得此文字楞伽
亦作“ 楞迦 ”。1.山名。梵文音譯。在古 師子國(guó) (今 斯里蘭卡 )境。相傳佛在此山說(shuō)經(jīng)。 宋 王安石 《化城閣》詩(shī):“ 楞伽 海中山,杳出霄漢上。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二八:“若非圓寂光中客,定是 楞迦 峰頂人?!?/p>
(2).指《楞伽經(jīng)》。梵名。有四種漢文譯本,今存三種。此經(jīng)提出五法、三性、八識(shí)等大乘教義,后人在詩(shī)文中常有征引。 唐 韋應(yīng)物 《寄恒璨》詩(shī):“今日郡齋閒,思問(wèn)《楞伽》字。” 明 高啟 《楞伽寺》詩(shī):“《楞伽》義未曉,塵累方自恥?!?清 姚鼐 《法源寺》詩(shī):“欲偕投紱老,終日問(wèn)《楞迦》?!?章炳麟 《大乘佛教緣起考》:“法相名為《瑜伽師地》,雖與瑜伽一派有殊,然《楞伽》已有‘瑜伽師有幾’之文。此則 提婆 以前已取瑜伽之名?!?/p>
面壁
面壁 (miànbì) 佛教用語(yǔ)。面對(duì)墻壁默坐靜修 face the wall and meditate 面壁而坐?!段鍩魰?huì)元》劉克莊名句,三月二日被命祈晴上天竺舟中得六絕句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7貓咪射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