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洪咨夔《秋山即事》:
避俗鹿挺走,依僧龜深藏。
淡中般若味,定后摩尼光。
壞垣被雜卉,爛漫野媼裝。
叢薄鳴幽禽,凄抑怨女吭。
桂謝紅不墜,菊繁青已香。
瘖蟬怯露葉,忙蜂急寒芳。
魁芋鶩護(hù)乳,拳栗蝟脫芒。
菘蒔虀甕綠,粟登釀篘黃。
田父時泥飲,樵夫間談王。
意適兩豎屏,神王三仇攘。
龍耶老聃化,鳳兮接輿狂。
翠壁千仞表,西風(fēng)吹我裳。
注釋參考
避俗
(1).避世隱居。 唐 楊憑 《千葉桃花》詩:“若教避俗 秦 人見,知向河源舊侶夸。” 元 盧摯 《淵明歸來圖》詩:“亡 秦 扶 漢 聲隆隆, 淵明 初非避俗翁。” 清 李漁 《聞過樓》第二回:“這一所住宅,也是個有趣的朋友起在這邊避俗的?!?/p>
(2).指出家。 清 李漁 《奈何天·伙醋》:“我和你避俗以來,光陰迅速,不覺已是一載有餘。”
(3).舍棄舊俗。參見“ 避俗趨新 ”。
鹿挺
見“ 鹿鋌 ”。
依僧
指依附佛門。 唐 韋應(yīng)物 《題從侄成緒西林精舍書齋》詩:“慕 謝 始精文,依僧欲觀妙?!?宋 劉攽 《中山詩話》:“ 王丞相 嗜諧謔。一日,論沙門道,因曰:‘投老欲依僧?!湾釋υ唬骸眲t抱佛腳?!?/p>
洪咨夔名句,秋山即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