泉源應(yīng)不涸,何必傅巖霖
出自唐代朱長(zhǎng)文《蘇學(xué)十題泮池》:
怪石鋪幽麓,芳塘倚茂林。
冷光開玉鏡,清景滌人心。
芹藻無傷性,龜魚各就深。
泉源應(yīng)不涸,何必傅巖霖。
注釋參考
泉源
泉源 (quányuán) 泉水的源頭 spring head 河流上游處的水源 fountainhead 比喻力量、知識(shí)、感情等的來源或產(chǎn)生原因 wellspring 我們的學(xué)院是…人文學(xué)和科學(xué)的取之不盡的泉源何必
何必 (hébì) 反問的語氣表示不必 be not necessary;there is no need;why 何必去那么早傅巖
(1).亦稱“ 傅險(xiǎn) ”。古地名。相傳 商 代賢士 傅說 為奴隸時(shí)版筑于此,故稱?!稌ふf命上》:“ 説 筑 傅巖 之野?!?孔 傳:“ 傅氏 之巖在 虞 虢 之界,通道所經(jīng),有澗水壞道,常使胥靡刑人筑護(hù)此道。 説 賢而隱,代胥靡筑之,以供食或亦有成文也。”《史記·殷本紀(jì)》:“得 説 於 傅險(xiǎn) 中。是時(shí), 説 為胥靡,筑於 傅險(xiǎn) ?!?司馬貞 索隱:“舊本作‘險(xiǎn)’,亦作‘巖’也。” 張守節(jié) 正義引《地理志》:“ 傅險(xiǎn) 即 傅説 版筑之處,所隱之處窟名 圣人窟 ,在今 陜州 河北縣 北七里,即 虞國(guó) 、 虢國(guó) 之界。又有 傅説祠 ?!?清 顧祖禹 《讀史方輿紀(jì)要·山西三·平陽府》:“ 傅巖 ,縣( 平陸縣 )東三十五里,即 殷 相 傅説 隱處,俗名 圣人窟 。其地亦曰 隱賢社 ?!?/p>
(2). 殷 相 傅說 曾隱于 傅巖 ,后因以泛指棲隱之處或隱逸之士。 唐 王維 《登河北城樓作》詩:“井邑 傅巖 上,客亭云霧間?!?宋 蘇軾 《答曾學(xué)士啟》:“賤如莘野,猶為席上之珍;遠(yuǎn)若 傅巖 ,盡入彀中之選。”
朱長(zhǎng)文名句,蘇學(xué)十題泮池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7嘉盒在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