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陳允平《小重山》
岸柳黃深綠漸饒。林塘初雨過,漲蒲萄。秋千亭榭彩旗交。鶯聲里,春在杏花梢。慵整翠云翹。眉尖愁兩點,倩誰描。斜陽芳草暗魂銷。東風遠,猶憑赤闌橋。
注釋參考
鶯聲
(1).黃鶯的啼鳴聲。 唐 白居易 《春江》詩:“鶯聲誘引來花下,草色勾留坐水邊?!?元 王逢 《題張后山西堂》詩:“柳行接隴鶯聲迥,椶影涵波鶴思閒。”
(2).多比喻女子宛轉(zhuǎn)悅耳的語聲。《水滸傳》第一百回:“ 瓊英 在城下鶯聲嬌囀,叫道:‘我乃郡主,保護大王到此,快開城門?!?清 王韜 《淞隱漫錄·白素秋》:“耳畔鶯聲嚦嚦,口脂之馥直透鼻觀?!?/p>
花梢
(1).花木的枝梢。 五代 王仁裕 《開元天寶遺事·花上金鈴》:“至春時,於后園中紉紅絲為繩,密綴金鈴,繫於花梢之上。每有烏鵲翔集,則令園吏掣鈴索以驚之?!?宋 辛棄疾 《東坡引》詞:“花梢紅未足,條破驚新緑,重簾下徧闌干曲?!?明 謝讜 《四喜記·花亭佳偶》:“燕語花梢,花底黃鸝聲更嬌。”
(2).猶花巧。 老舍 《趙子曰》第二十:“作學生的時候出鋒頭是嘴上的,越說得花梢,越顯本事。”
(3).謂顏色鮮艷。 康濯 《春種秋收》:“拿出許多花梢新奇的布匹和日用品,光問她想要甚么。”
陳允平名句,小重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