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真德秀《題全氏三桂堂》:
唐人重科甲,擬以折桂榮。
一登群仙籍,不羨千佛經。
終全歲寒姿,乃比秋香清。
咄彼牛李輩,伊優(yōu)至公卿。
迨今齒其人,名字猶臊腥。
卓哉劉戶曹,直氣霜棱棱。
一朝脫淡墨,千古揚芬馨。
雞峰有名家,奕葉彯儒纓。
庭中三嘉樹,屹立長寧寧。
西風正搖落,翠葆黃金英。
勁節(jié)松可友,孤芳梅謂兄。
丁寧命諸郎,我豈貪浮名。
愛此臭味同,故以書吾楹。
爾曹方茂學,志取宮袍青。
要須勉植立,毋但希騰凌。
己大外物小,道充人爵輕。
當如燕山竇,義方垂世評。
勿效東堂詵,射策矜虛聲。
懿哉君斯言,可折末俗醒。
刻詩堂之楣,室觀全氏興。
注釋參考
臭味
臭惡之氣味。《周禮·天官·內饔》“辨腥臊羶香之不可食者” 漢 鄭玄 注:“腥臊羶香可食者,是別其不可食者,則所謂者皆臭味也。” 清 趙翼 《裙帶魚臭如醃鲞莪洲白門乃酷嗜詩以調之》:“臭味輼輬不可親,嗜痂偏作席間珍。”
(1).氣味。 漢 仲長統(tǒng) 《昌言下》:“性類純美,臭味芬香,孰有加此乎?” 宋 蘇軾 《題楊次公蕙》詩:“蕙本蘭之族,依然臭味同?!?/p>
(2).比喻志趣。 漢 蔡邕 《玄文先生李休碑》:“凡其親昭朋徒,臭味相與,大會而葬之?!?唐 元稹 《與吳端公崔院長五十韻》:“吾兄諳性靈, 崔子 同臭味。投此掛冠詞,一生還自恣?!?清 方苞 《贈潘幼石序》:“豈臭味之同,雖先生亦有不能自主者耶?”
(3).比喻同類?!蹲髠鳌は骞四辍罚骸?季武子 曰:‘誰敢哉!今譬於草木,寡君在君,君之臭味也?!?杜預 注:“言同類?!?唐 李百藥 《房彥謙碑》:“且復留連宴賞,提攜臭味,登山臨水,必動詠言?!?宋 蘇軾 《下財啟》:“夙緣契好,獲媾婚姻,顧門閥之雖微,恃臭味之不遠?!?/p>
真德秀名句,題全氏三桂堂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